我又說:“當地球人有了意識之後,他們也許會試圖與你們高級生命進行溝通,對地球人來說,也就是人與神進行溝通,我認為,神想要與人溝通很方便,從月亮上麵降落到地球就可以了,可是人要是想見到神,豈不是會很難?!”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說:“當然會很難,因為我們與地球人的時間概念並不是一樣的,所以當地球人向我們提出請求的時候,我們答複地球人的時間往往會延遲,因為我們在月亮裏的一天是地球人的一年,所以,地球人想要見到我們,大概要等待很久的時間,當然這是站在地球人的角度思考的,對於我們,並沒有這種感覺,我們始終認為我們是有求必應的,因為畢竟是我們創造了新人類,新人類就是我們的孩子,如果我們不管,還有誰會管呢?”
我說:“從你剛剛的話我想到了古代帝王的‘祭天’儀式,這顯然是一種繼承,也許在月亮沒有遠離地球之前,地球人想要見到神,隻需要站在高處便可以與你們進行溝通了是嗎?”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說:“沒錯,因為我們生活在天上,人想要與我們進行溝通,當然必須要爬得很高,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爬得越高就可以見到我們,我們之間的溝通,是需要一座橋梁的,所謂的橋梁,大概你也已經知道了,天與地的橋梁,便叫做‘天梯’。”
我說:“嗯,原來真的有一座天梯存在……”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說:“天梯隻是一個名稱,地球人喜歡這麼叫,並不是真的有一架通向月亮的梯子。”
我問:“到底是什麼呢?”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說:“是一束光,這束光可以被理解成一種光學電梯,地球人進入光束之中,就可以被最快的速度吸引到月亮中去,但這一束光又不隻是光束那麼簡單,這束光的能力可以把天與地連接在一起,就像一艘大船的錨,這架天梯是很重要的。”
我已經猜測到了天梯,接著又提出了另一個問題:“你不是說,天梯底下有一座山嗎?我很好奇,真正的天梯的位置在哪裏?”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回答:“那裏你應該知道,你也已經去過了。”
我問:“我去過,是哪裏啊?!”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你們給那裏起了一個名字,叫做巫毒山。”
我深吸一口氣:“原來是巫毒山!!!”
一萬零一十號指導員:“是的,不要小看這座絲毫不起眼兒的山,這座山的位置相當的特別,也就是說,月亮隻有在這裏拋錨,才可以支撐住整個月亮,才能達到天與地的平衡,不過我們不叫巫毒山,我們習慣稱這座山為‘不周山’。”
是的,我想起來了,共工怒觸不周山,的確是有這麼一個古代神話故事。
共工觸山這樣一個故事,在上古神話裏保留了多個版本,雖說一些內部細節不盡相同,這不重要,但故事的結局都是相同的。
“觸山”一事既是主幹也是結局,多個故事的版本,共工觸山的結局卻是完全相同,恰好可以證明“觸山”一事在神話中存在甚是廣泛。
據上古的傳說,顓頊是黃帝的孫子,號高陽氏,居於今天的河南南部。
顓頊聰明敏慧,有智謀,在民眾中威信很高,統治的地盤也逐漸擴大,北到河北,南到嶺南,西到現在的甘肅,東到東海中的一些島嶼,都成了顓頊統治的地城,每次顓頊到各地視察,都會受到部落民眾的熱情接待。
與顓頊同時代,有一個部落的領袖,叫做共工,共工是炎帝的後代,共工的部落在現在今天的河南北部。
共工對於農耕很重視,尤其對水利工作更是抓緊,發明了築堤蓄水的辦法,因為那個時候,人類主要從事農業生產,水的利用是至關重要的。
共工有個兒子叫後土,對農業也很精通,父子倆為了發展農業生產,把水利的事情辦好,就一起到處考察土地的情況,結果,共工父子的做法引起了顓頊的疑心。
顓頊覺得,共工部落的行為威脅到了顓頊,顓頊並不讚成共工氏的做法,顓頊認為,在部族中至高無上的權威是自己,整個部族應當隻聽從他一個人的號令,共工父子是不能自作主張的改變土地狀態的。
顓頊與上天的神靈有聯係,他覺得共工的做法會令上天發怒,顓頊極其反對共工實行他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