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鋌而走險(一)(1 / 2)

八月十七日,距總攻越來越近了。直到現在,仍然沒收到霧雲城來的回複,陸明夷的心裏也不禁有些焦急。按他的預計,魏仁圖與方若水兩位師兄多半可以順利召開議府會議,討論通過馮德清的不信任案,然而如果真個如此順利,今天無論如何都應該有消息來了。

難道,馮德清竟然有意外的隱藏實力麼?

門上,突然響起了幾聲輕叩,一個親兵低低道:“陸將軍,千裏眼急報。”

一聽這聲音,陸明夷一下站了起來,幾乎是衝到了門邊,猛地拉開門。門外那親兵正等著陸明夷的回應,好推門進來,哪知陸明夷居然這般急迫地自己開門,倒嚇了一跳。陸明夷也顧不得那人詫異,喝道:“急報呢?快給我!”

千裏眼是陸明夷苦心召集的一批細作,人數雖然不多,但個個本領出眾。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陸明夷對這句話感觸極深,因此還在劉安國做昌都軍區長時,他就在策劃此事。千裏眼探來的消息,都是極重要的情報,現在這份很有可能就是霧雲城來的。

千裏眼送來的情報,按方位以顏色區分,東青西白,北黑南紅。現在那親兵手中的卷軸正是黑色,果然是北方來的。他拿過來便急急打開,才看了一眼,心裏便是一沉。

這份情報,竟是密文寫的。

千裏眼的情報,一般也是以明文書寫,但極端重要的卻用的是密文。這是陸明夷早就安排好了的,此時見這情報是密文的,他已知定是極其重要的消息。陸明夷掩上門,將卷軸打開了,開始解密文。

要解開密文並不是很容易的事,這密文雖是陸明夷編的,他自己也得對照著密鑰書才行。才解了一半,他的心便更涼了。

這封密報正是安排在魏仁圖身邊的千裏眼傳來的。八月十五日,魏仁圖與方若水兩人果然召開了議府緊急秘密會議,會議上魏仁圖說了陸明夷報上來的情報,說明以現在的情況,再強行按照先前預定日期出擊的話,萬一後勤跟不上,眼下的大好形勢將毀於一旦。而馮德清竟然繞過了議府,仍要三軍按時出動,實是剛愎自用,因此魏仁圖提議奪馮德清大統製之職,另選賢能。

這會議那千裏眼並沒有參加,隻是從與會之人中探得,所以說的並不是很詳細。不過他提到在會議上,禮部司司長程敬唐一反常態,支持了魏仁圖的提議,隻是同時又說南北交鋒至今,戰事越來越激烈,但也越來越無意義。現在既然北方後方不穩,按期總攻已不現實,但延期同樣會消耗大量糧草,使得北方國力難以支撐。同時變民中一直有流言傳播,說北方名為以民為本的共和,卻不顧民生,隻想消滅同為共和的南方,確如南方所稱虛有其表。因此程敬唐提議,趁此時機,向南方提出和談的要求,允許南方有條件投降。因為南方最初揚旗,便是認為大統製獨斷專橫,解散議府後大權獨攬,完全違背共和信念。現在大統製已成古人,而議府也已經恢複運行,所以南方宣稱的“再造共和”其實已經實現,如果南方同意,那便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實為善之善者。如果南方在仍然不願和談,便暴露了他們名為再造共和,實為反叛作亂,定能讓他們民心大失,屆時再全力發起總攻,北方民眾也能夠理解。如此可進可退,民變既能平息,總攻也不至於半途而廢。

看到這兒時,陸明夷心裏不知是什麼滋味。他對南北的重要人物都有過一番仔細調查,對這些人的能力和性情都有個大致了解,暗中將南北人物排了一個九品榜。鄭昭父子、申士圖、鄧滄瀾、傅雁書,以及已去世的大統製,排在這九品榜物一品,程敬唐則隻排在了五品,屬於無功無過,有名無實之人。讓他沒想到的是程敬唐這個有名無實的名將居然能說出這樣的真知灼見來。平心而論,程敬唐的提議相當中肯,也相當有可行性。北方實力比南方強得多,也因為長年戰爭到了臨近崩潰的地步,南方肯定好不到哪裏去。隻不過由於南方掌握的地盤小得多,因此官吏尚能行之有效地管理,尚不至於發生民變,可他們肯定也已經筋疲力盡,隻盼著能早日結束戰爭。如果允許他們有條件投降,對絕大多數南方人來說都是求之不得的事。可這卻是陸明夷最不想看到的情形,因此如此一來,自己又隻能成為南北和談中一個平常的軍團主將,先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隻是替人出力,結束戰爭的首功卻要歸於政客了。解密文解到這兒,陸明夷隻覺額頭的冷汗都流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