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衝鋒弓隊強襲!”
沈揚翼又皺了皺眉。這一幕,依稀又是那一回林一木與龍道誠爭位時的重演。上次因為有魏仁圖與方若水居中斡旋,最後陸明夷得到了最大之利,成為昌都軍的正式軍區長,並且是平定內亂的大功臣。正如陸明夷所說,馮德清將魏仁圖與方若水下獄乃是一步敗著,將這兩個在軍中有著崇高威望的上將軍下獄,肯定會招致現在在中央軍區主持軍務的下將軍翟式秋的不滿。隻消兵諫成功,讓魏仁圖與方若水出麵,平息中央軍區就僅是一句話的事。而領兵在外的戴誠孝與傅雁書兩將雖然不一定會對魏方二人俯首帖耳,但多半會退讓。傅雁書是為了大局,戴誠孝則是正需要後方糧草源源不斷地接應。此時再發起總攻,消滅了南方之後,生米已成熟飯,兩人也不可能再向陸明夷發難。隻是沈揚翼還有一個穎慮,他慢慢道:“陸將軍,若馮德清被我方擒獲,大統製之位便已產生空缺,陸將軍難道準備接任此位麼?”
陸明夷搖了搖頭道:“明夷此生,永遠不會做大統製。”
沈揚翼舒了口氣。陸明夷這計劃膽大包天,可與計劃相比,沈揚翼更擔心的是成功後陸明夷功成身不退,假如竟然成為大統製,這便是不折不扣的軍人幹政。他最擔心的就是陸明夷也有做大統製之心。按照陸明夷做事的一貫風格,很有可能走上當初大統製獨斷專行之路。然而陸明夷明白承諾他不會做大統製,沈揚翼不禁暗暗稱幸。
陸明夷的確是世上難得一見的人傑,但能力越強,就會越缺乏自省之心。大統製晚節不保,最終遇刺身亡,正是肇因於此。隻是一想到要用衝鋒弓隊強襲霧雲城,沈揚翼便不由得冷汗直冒。固然陸明夷是為了救援被馮德清關押的魏仁圖和方若水兩位上將軍,可這樣做,完全就是叛亂了。不成功的話,自然是死罪一條,就算能成功,發兵襲擊都城,擒拿大統製,這樣的做法能夠被認同麼?他看了看陸明夷,正想問,門外那親兵又敲了敲門道:“陸將軍,有急報。”
千裏眼這麼快又有急報來了?難道情形有變?陸明夷一下跳了起來,走到門邊,一把拉開門。那親兵正站在外麵,陸明夷道:“是千裏眼的?”
“不是。”
那親兵將手中一個小小卷軸遞了過來。果然,這卷軸用油布包裹,火漆封住,不是千裏眼密報的格式。陸明夷不由有些詫異,接了過來便撕開了,門都沒掩上便開始看。掃了一眼,他便吃了一驚,又急急回到沈揚翼身邊,微笑道:“沈將軍,真是天助我也。”
沈揚翼見他少有地麵露喜色,心想不知是什麼好消息,接過陸明夷遞過來的卷軸一看,失聲道:“什麼?竟有這事?不要是欲擒故縱之計。”
陸明夷道:“豈有此理,此事定無差錯。沈兄,你速速回去準備,成敗在此一搏,我們即刻出發!”
密信是程迪文發來的。程迪文是通過軍中的羽書發來,也不知他一個禮部主簿怎麼找到的門路。密信寫得很簡單,不過幾句話,但這幾句話的內容卻是石破天驚。
“馮大統製為人挾持,兩上將軍乃程司長皆已下獄。非常時期當以非常之舉以解燃眉,祈請陸明夷將軍三思。禮部司主簿程頓首百拜。”
這幾句話意思很明顯,就是說再不動手,悔之晚矣。沈揚翼一看到,便有點擔心這是馮德清的計策,但見陸明夷說得斬釘截鐵,忖道:原來你準備得如此充份了,連程敬唐父子也早就站在了你這一邊。心裏也不知是什麼滋味。陸明夷雖然保證不做大統製,但他已經將共和國的高層官員收買了這許多,無論如何都難逃“軍人幹政”之嫌了。
其實這也是沈揚翼想得太多。程迪文向自己求援,其實也大出陸明夷意料之外。雖然衝鋒弓隊戰力很強,可到底沒多少人,這般千裏奔襲,如果霧雲城裏沒有內應,想要一舉擒獲馮德清不異癡人說夢。但程迪文竟然主動前來聯係,無異於從天上掉下來一塊餡餅。但陸明夷其實也不無懷疑,但他與程迪文見過一麵,不信這個人會被馮德清收買。有程迪文為內應,成功的機率也能高很多。他最懷疑的,還是馮德清被人挾持這句話。看了程迪文的密信,陸明夷才恍然大悟。自己並沒有看錯馮德清,以馮德清的能力,是做不出突然提前返回,扭轉局麵的事來的。挾持馮德清的是誰?這股勢力到底從何而來?陸明夷以前根本想不到會有這事,現在也實在想不出來。現在以馮德清的名義下的令,仍是要按時攻擊,那麼挾持馮德清的自然不是南方,以及與南方一體的狄複組了,也不太可能是與南方同盟的句羅人。雖然句羅多半在盼著中原內亂更劇烈為好,但如果南方失敗,句羅是不會得到什麼好處的。那麼到底是什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