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天命有歸(四)(1 / 2)

其實魏仁圖誤解了陸明夷的反應。他並不是懷疑魏仁圖說的不確,而是程迪文遇刺,他剛才便已經聽到了。當聽得此事竟然真個發生,不由他吃驚。

那是捉到的那個老者與他密談時所說。這老者說要將天下交到他手上時,陸明夷原本毫不在意,隻想從此人嘴時挖出點內幕來。但密談之下,卻是越聽越是心驚。這老者說出的一切,竟是一個他做夢都想不到的秘密。

借助這個秘密,你會成為這個世界的王者。

老者如是說。王者這個詞,已有二十多年未聞了,但也不至於被人淡忘,不少偏遠地方,仍然搞不清大統製與帝君的區別。在他們眼裏,大統製就是帝君,隻不過換了個稱謂罷了。

也許,我真的可以成為第二個大帝?

陸明夷有點少有的激動。這個隱秘的念頭,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出現。至少,自己的那部秘傳書中也有一句“帝君無種,男兒自強”的話。隻是他也知道,魏仁圖和方若水兩人因為未曾從政,“軍人不得幹政”的戒律下,在馮德清死後,從資曆和威望來說,最有可能繼任大統製便是程敬唐,自己也不可能成為大統製。可是那老者卻仿佛看透了他的心思,說他策劃的假冒馮德清一事一旦敗露,程敬唐的性命也就到了終點,雖然算起來,下一位應該是吏部司司長費英海,但費英海到底還不夠資格,這樣便到了一個誰做大統製都不能服眾的時候,而此時也正是鐵腕人物上位的最佳時機。

“時不我待,陸將軍三思。”

老者說這話時,已不似是個俘虜,倒似是個為陸明夷出謀劃策的智囊。陸明夷正是聽了這一席話,心中猶豫不定,待聽得程敬唐真個殞命,他的心裏更如翻江倒海。

這個機會,真的來了。但要不要、能不能變為現實,他仍然無法下結論。他猶豫的原因,隻是這老者已經失敗了一次。敗軍之將,不足言勇。而失敗的智者,顯然也並不是個真正的智者。

魏仁圖自不知陸明夷想的是這些,見他沉默不語,隻道他在為程敬唐遭到不測而難過,沉聲道:“陸師弟,程兄罹難固然令人惋惜,但現在最要緊的控製局麵。天馬上就要亮了,你準備如何將這消息發布出去?”

陸明夷深深行了一禮道:“魏師兄,方師兄,此事還要有勞兩位大駕。天亮後,我準備立刻召集議府議眾,召開緊急會議,將馮大統製遇難,遭人假冒之事公之於世。現在內亂不已,這等情形下,發動總攻實屬不智,我要求議府立刻下達決議,暫停此次總攻計劃。”

魏仁圖點了點頭道:“不錯。雖然我軍已經占據了全麵優勢,但硬要進攻,隻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最終兩敗俱傷。你放心,議府之中,我與方兄會盡量說服議眾。另外,中央軍區和衛戍之中,我們也還說得上話,傅將軍乃是鄧帥高弟,應該會明白此中利害的。”

眼下最大的敵人,其實已不是南軍,而是代理兵部司司長的傅雁書。傅雁書掌握著全軍指揮權,如果他不認同陸明夷這一次行動,甚至想借此名頭宣布陸明夷為叛逆,那麼北軍本身也要分裂了。一旦真的發生了這種事,南軍很可能來個大翻盤,而這也是所有北軍將領不想看到的事。傅雁書的態度雖然還不得而知,但想來他忍耐的可能性居多,但也不能排除他一怒之下鋌而走險的可能。因此事不宜遲,魏仁圖和方若水一脫險,馬上就派人召集議眾前來緊急會議。

八月二十一日卯時稍稍不到一點,議府緊急會議召開了。這次會議可謂是有議府以來最緊急的一次,不少議眾來時還睡眼惺忪,待聽得居然有這事,所有人都一下睜大了眼,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馮德清先前打斷會議,將兩上將和程司長下獄,這事已經夠意外了,沒想到那個馮德清居然是假冒的!出了這麼大事,議眾們一反常態,反而沒人敢爭吵了,會場上異樣的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