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莽蒼蒼的山川大地,茫茫無際的宇宙星空,人類生活在一個充滿神奇變化的大千世界中。麵對異彩紛呈的自然現象,古往今來曾引發多少人的驚詫和探索。它是科學家研究的課題,更是充滿了幻想和好奇的青少年渴望了解的知識。為了幫助廣大青少年係統、全麵、準確、深入地學習和掌握有關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用科學發展觀引領他們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團結出版社按照國家確定的學生科普知識標準,編輯出版了《青少年科普圖書館》大型叢書,應該說這是一個很有意義、值得支持和推廣的出版工程。

加強科普教育和科普讀物出版工作,是加快國家建設和發展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在2020年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為加快國家發展,要抓緊時機,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和可持續發展的三大戰略。把科教興國戰略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作用,認真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依靠科技進步,建設創新型國家;要著眼於長遠,努力培養新一代創新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增強創新能力。大量優秀的科普讀物的出版發行正是科學的教育和普及的基礎性工作,是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文化基礎工程。

加強科普教育和科普讀物出版工作,同時也是我們社會文化建設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強調“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是“建設和諧文化,培養文明風尚”的重要內容,特別提出要重視城鄉、區域文化協調發展,著力豐富農村和邊遠地區的精神文化生活,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有關科普教育和科普讀物出版發行工作,多年來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和相關社會團體的廣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頒布實施,標誌著我國科普事業進入法製建設和發展的軌道。為持續開展群眾性、社會性科普活動,中國科協決定從2005年起,將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為全國科普日。自2003年以來,為支持老少邊窮地區文化事業發展,由國家文化部、財政部共同實施送書下鄉工程。2009年2月,中國科協等單位五年內在全國城鄉建千所科普圖書室的活動舉行了啟動儀式。多年來有關政府部門和社會團體堅持不懈的送書下鄉活動,推動了科普工作在全國,特別是在農村、邊遠地區和廣大青少年中的開展,豐富了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們的科學文化素質。

貫徹中共十七大精神,適應國家建設的發展需要,特別是廣大農村、邊遠地區發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像《青少年科普圖書館》叢書這樣一類科普讀物的大量出版,符合廣大青少年探究自然科學的閱讀興趣和求知欲望,相信一定會得到青少年朋友的歡迎和喜愛。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普讀物出版,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為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促進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和文化大繁榮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