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人類的行動(3)(3 / 3)

不少廢塑料可以還原為再生塑料,而所有的廢塑料——廢餐盒、食品袋、編織袋,軟包裝盒可以回煉為燃油。1噸廢塑料至少能回煉600千克汽油和柴油,難怪有人稱回收廢舊塑料為開發“第二油田”。因此,我們不要隨便丟棄用過的塑料袋等塑料製品,可把它們集中起來,通過有關的清運渠道送到塑料煉油廠等單位回收處置。這樣既清除了“白色汙染”,又再生了燃料資源,可謂一石二鳥!

十三、回收廢電池

家用電器的普及和種類的增加,使得電池的使用量隨之劇增。廢電池混在垃圾中,不僅汙染環境,而且造成浪費。全國電池年消耗量為30億隻,因疏於回收而丟失銅740噸、鋅1.6萬噸、錳粉9.7萬噸。另外,普通幹電池裏含有鎘和汞兩種有毒元素。含有這兩種元素的工業廢水若汙染了土壤和水源,進入人類的食物鏈,就會發生“水俁病”(汞中毒)和“痛痛病”(鎘中毒),這兩種使人談虎色變的工業公害病,都在日本發生過,造成很多人死亡。

為了防止悲劇重演,我們應該把廢舊電池與其他垃圾分開,集中起來送去回收。許多國家都很重視廢電池的回收。德國的很多商店要求顧客在購買電池時,同時要把廢舊電池交回給商店;日本的分類垃圾箱裏有一種專門放廢舊電池的黃色垃圾箱,垃圾箱的投入口有三個,分別裝有普通電池、紐扣電池和其他電池。

十四、回收廢紙

中國由於沒有足夠的林木資源來造紙,需要大量的廢紙來作造紙原料。1噸廢紙能生產好紙800千克,可以少砍17棵大樹,節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場空間,還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能源。每張紙至少可以回收兩次。回收廢紙等於再造林木資源。可是中國的廢紙回收率還不到20%,因而每年都要進口廢紙,僅1996年一年就進口了廢紙137萬噸,一些有害的洋垃圾就是趁廢紙進口之機混了進來,我們可以把家裏或辦公室的廢紙與其他垃圾分開,積攢多了送去回收。

十五、回收生物垃圾

我們每天從家裏扔出來的垃圾中有40%以上是果皮、蛋殼、菜葉、剩飯等廚房垃圾,這些垃圾是可以用堆肥發酵的方法處理為有機肥料或飼料的,隻要把這些生物垃圾集中起來與其他垃圾分別投放,不僅可以減少環衛部門在清運過程中的能源與人力消耗,還能節省大量的填埋占地,避免蚊蠅等害蟲的孳生,並能夠變廢為寶。

十六、回收各種廢棄物

所有的垃圾都能變成資源,生活垃圾中的廢金屬、廢玻璃、廢織物、渣土等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北京的生活垃圾中,每天約有180噸廢金屬可回收。鋁製易拉罐再製鋁,比用鋁土提取鋁少消耗71%的能量,減少95%的空氣汙染。廢玻璃再製玻璃,不僅可節約石英砂、純堿、長石粉、煤炭,還可以節電,減少大約32%的能量消耗,減少20%的空氣汙染和50%的水汙染。回收一個玻璃瓶節省的能量,可使一個燈泡照明4小時。不過,有毒廢棄物要特別注意分類處理。實驗室、醫院的廢棄物不應與其他垃圾混同棄置,裝塗改液、指甲油、發膠、殺蟲劑等的瓶罐,廢舊日光燈管、油漆桶等混在垃圾裏填埋都會造成汙染,最好集中起來,交給環衛部門統一處理。

十七、舉手之勞戰勝垃圾公害

垃圾分類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新聞界、民間環保組織和每個公民對此同樣也負有重要的責任。我們可以向鄰裏、同學或親友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有條件的話,配合街道搞宣傳板和分類垃圾箱;可以幫助環衛部門及物業管理部門建立分類垃圾清運回收渠道;還可以向各級政府部門呼籲或建議實施垃圾分類的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盡快建立分類垃圾的回收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