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太陽微笑了,“你想當什麼都可以!”
小狗剛變成繩子,就跑來一條棕色的小狗,它淘氣地對著繩子亂咬、亂甩、亂拽一氣,把繩子弄得稀巴爛,這才搖著尾巴跑了。
格林尼又一次大喊:“太陽太陽!我要做回我的小狗。”
終於,繩子變成了一條叫格林尼的小狗,它快樂地跑來跑去,還汪汪大叫。微風吹過,大地上的花花草草都在輕輕搖擺。太陽笑眯眯地待在天空中,把溫暖的陽光灑滿人間。
狗的傳奇—關於生肖狗的文化奇觀
閃電狗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的這一幕:
它很久沒見的小主人佩妮張開雙手向它跑過來,卻抱住了前麵一條和它長得很像的狗……
閃電狗傷心地轉身離去,卻漏看了真實的另一幕:
導演喊了一聲“卡”,佩妮鬆開雙手,傷心地鑽進媽媽懷裏,眼裏含著淚花說道:“我想我的狗!”
……
這是電影《閃電狗》裏最感動人的一個段落。人類與狗總是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狗看家護院,忠心為主,這不,要是沒有閃電狗,電影裏的佩妮早就葬身火海了。而在生肖文化中,關於狗的典故、民俗、文化內涵等等也是特別豐富的—
盤瓠救國:關於狗和人的遠古傳說
都說狗是最通人性的動物,可是又有誰知道,在遠古時期,狗就開始忠心護主了。據《搜神記》記載,高辛帝在位時,遭到了敵人的攻擊,眼看就要戰敗,國破家亡了。於是,他下達命令:如果誰能把敵人將領的人頭拿下來,就把公主嫁給誰。這道命令一發出,有一條叫盤瓠的狗就把敵方將領的頭銜來了。可是因為它是一條狗,帝王不能把公主嫁給它,所以就準備撤回這條懸賞令。但公主知道這件事以後,就對他的父親說:“既然有令在先,就應該遵守諾言。”於是,她嫁給了這條神奇的狗。後來,他們生了六男六女,代代繁衍,成為了瑤、佘兩族和部分苗族。
也正因如此,狗一直被視為吉祥的動物。中國民間流傳“貓來窮,狗來富”的說法,如果誰的家裏突然來了一隻狗,主人就會很高興地收養它,因為它預示著財富來臨。狗和主人同甘共苦,如果有什麼災禍來臨,它也會預示前兆,比如狗上房是暗示盜賊將至。而不同毛色的狗象征意義也不同,《雜五行書》中就這樣寫道:白狗黑頭,會使主人發財;白狗黑尾,會使主人世世有車乘;黑狗白耳,會使主人富貴;黑狗白前兩足,主人子孫興旺發達;黃狗白尾,主人衣食不愁。
狗護主貓記家:屬什麼像什麼?
一提狗的性格,大部分人腦海中都會浮現出狗忠心耿耿看家護院的情景,其實狗不僅忠誠,還很聰明。尤其是狗的聽覺和嗅覺非常靈敏,遠遠超過了人。人的耳朵隻能聽到3萬赫以下的聲音,而狗卻可以聽到10萬赫以上的聲音。人的嗅覺細胞一般隻有500萬個,而狗竟有2.2億個,可以分辨大約2萬種不同的氣味。人充分利用狗的特殊天賦和機智勇敢、忠實可靠的特征,專門訓練軍犬、警犬,把狗用於軍事、偵查等方麵,使狗成為人的得力助手。
在科學技術發達的今天,人類更加擴大了使狗發揮其特長的範圍。人們馴養出一種救生犬,用以搭救海上落水者或尋找在森林中失蹤的人。蘇聯的科學家發現狗能探明地下12米深處的某些礦物。北極地區有一種叫做“冰上飛”的狗,一次可拉貨物130多千克,並能在零下50多度的雪地上酣然入睡。科學家們還把狗送上浩瀚的宇宙,使狗成為第一個遨遊太空的動物。
舞火狗節:與狗有關的節日
舞火狗節是廣東省龍門縣藍田一帶瑤族同胞的節日,在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南方民族大都崇拜火神,以驅邪避邪。舞火狗,源自藍田瑤族對狗的崇拜。藍田瑤鄉世代與狗和睦相處,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其父用母狗奶水把他養大。因此,狗對瑤族有育人之恩,舞火狗也是圖騰崇拜的表現形式。據當地老人講,舞火狗至少已有300年的曆史。舞火狗既是藍田瑤族一種祭祀活動,也是一種特殊的禮儀,每個瑤族少女至少要參加兩次舞火狗才能談婚論嫁,所以,舞火狗也是瑤族少女的成年禮。
而在江蘇一帶則有“打狗餅”的喪葬風俗。人死後,要以七枚龍眼和麵粉做成圓球,懸係於死者的手腕上。當地人認為,人死後要帶著這樣的餅才能順順利利,後來這樣的風俗演變成在安葬時,人們事先準備好一些燒餅來喂狗,以保死者順利,故稱打狗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