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灘瀑布位於菲律賓群島,與馬尼拉相距105千米。此瀑布落差約為100米,有19處巨石橫亙其中,水量極其豐富,空氣新鮮涼爽。百勝灘是由於受到大瀑布的衝擊形成了一個大山坑,途經九曲十八彎,處處是激流險灘,兩岸景物層出不窮。
百勝灘瀑布景色秀美,是世界著名的瀑布,這個瀑布以其急流和瀑布而聞名中外。百勝灘河自然景色優美,乘舟進入熱帶峽穀後,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動、植物。這裏是一些熱愛冒險的年輕人的樂園,他們往往乘坐木筏穿過瀑布,感受奔流直下的瀑布那勢如千軍萬馬的衝擊力,是一段美好的記憶。由於瀑布水花四濺,泛舟時衣物和相機都會被打濕。
百勝灘屬熱帶季風型氣候,所以常年高溫。這裏雖然被劃分為三個季:涼季、幹季及雨季,但季節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每年的12月到次年2月是涼季,氣溫較低,較為舒適,雨量相對較少,是旅行的好季節。其中1月最為涼爽,平均氣溫為25.5℃;5月氣溫最高,平均氣溫為28℃。
7.歐洲流量之最—萊茵瀑布
萊茵瀑布作為萊茵河(萊茵河的一部分)上的一個瀑布,在瑞士北部的沙夫豪瀑布附近就是萊茵河畔,這裏有紐豪森的城鎮,以及波登湖和巴塞爾市。
此瀑布包括一些險灘,全部落差大約是30米,寬約為150米。這個瀑布被一塊柱狀岩石分為兩個主要部分:位於河右岸的落差約15米,左岸約20米。
萊茵瀑布的形成時間大約是在1.7萬到1.4萬年前,是目前為止歐洲流量最大的瀑布(此外冰島西北部的黛提瀑布高度最高,但流量及寬度相對較小)。與世界上其他瀑布相比,其平均流量排名為第22名。每年的初春融雪期,是萊茵瀑布的水流量最豐富的時期。每到夏季,其平均水流量大約為600立方米/秒,冬季大約為250立方米/秒,全年平均則大約700立方米/秒。1965年,此瀑布出現了最高流量紀錄1250立方米/秒;而在1921年,萊茵瀑布曾經出現了最低流量紀錄,為95立方米/秒。此外,在萊茵瀑布周圍區域有一個小型湖泊,最深處約為13米。由於水量較為豐富,自19世紀起,這裏便建有水力發電廠。正是由於這些電力的供應,附近的沙夫豪森得以隨之逐步實現了工業化。
在該瀑布中間有兩座岩石,如果要抵達目的地,必須搭乘遊船。其中一座岩石上設有階梯,可以讓人走上插著瑞士國旗的頂端。每年8月1日是瑞士國慶日,這裏都有熱鬧的煙火表演。
在瀑布南岸的勞芬城堡,建有一個車站。除此以外,勞芬城堡還是一個需要收費的觀景台,同時這裏還設有旅館。
8.落差之王—優勝美地瀑布
優勝美地瀑布,還可以譯為約塞米蒂瀑布,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謝拉內華達山區,屬於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它是北美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春末時期,這個瀑布最為壯觀,水量極大,氣勢十分驚人。優勝美地瀑布高為739米,瀑布的落差在世界上排名第6.
這個瀑布雖從外觀看來隻有兩段,上優勝美地瀑布和下優勝美地瀑布,實際上共有三段,中間的落差地帶也包括在內,這三段分別是:高為436米的上優勝美地瀑布,也被稱為“大優勝美地瀑布”,這一段瀑布單獨的高度也可列入世界上20個最高瀑布的行列之中,這裏有數條從優勝美地穀地,或是外部山區的登山步道可抵達此瀑布的頂端或底部,鷹溪平原支流的流水作為主要水源,和許多其他水流在優勝美地溪彙集。並自峭壁頂端猛烈衝擊而下,如此形成了上優勝美地瀑布。
有幾個小潭位於上下兩瀑布之間的落差區,通常稱此區為湍流區。這一區的高度有225米,幾乎與下優勝美地瀑布的兩倍相等,由於受到一些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一區域很難被全部看到,而且也不容易發現入口。如若想更好地觀看此景點,應在往上優勝美地瀑布的步道上尋找恰到好處的角度。為此,國家公園曾經警告攀登愛好者在此處行動要慎重,一旦遇險,不僅搜救工作會十分困難,而且花費也非常多。
下優勝美地瀑布,又名小優勝美地瀑布,高有107米。其中有一些較容易的步道,可抵達(輪椅也可)目的地,所以這裏也是遊客最多的地方,優勝美地溪自此便流向默塞德河流。與該山區的其他溪流一樣,在這裏優勝美地溪也產生了無數條激流及亂流,這一地區因此而變得潮濕。
在降水較少的時期,優勝美地瀑布的瀑流經常因此而逐漸消失。這個時期很多攀岩愛好者通常會試圖從岩麵攀登而上,從而挑戰極限。但實際上,進行這樣的活動是非常危險的。在這個地區,午後的雷陣雨往往是突如其來的,瀑布也十分有可能突然出現,這時的瀑流流量足以衝落正在攀岩的愛好者。
下優勝美地瀑布可從優勝美地旅館旁的步道到達。上優勝美地瀑布則需由向陽營地入口進入,此步道異常陡峭、險峻、很多路段特別粗糙,極易滑倒,來回行程為11.6千米,高達823米,最少用6小時,多則需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