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怪異的樹(2 / 2)

在那棵樹的主幹底部還有三根有一部分露在地表的粗大樹根,這些樹根的直徑都快趕上樹幹的一

半了。

李皞‘看著’這棵樹有些無語,那樣子簡直就像是一棵樹上長滿了草一樣嘛,嗯?搞不好還真是

一棵長滿草的樹呢,共生關係在植物裏麵見得太多了,雖然植物和植物李皞沒聽說過多少就是了。

不過他還是知道一點點的,當初因為研究共生關係是否是不同界的兩種生物(植物界、動物界、

微生物界等),他記住了一些名字比較搞怪的植物,比如:草蓯蓉、肉蓯蓉、迷肉蓯蓉(‘蓯’和

‘蔥’同音)。這些植物就是生長在其他植物上的。

因為第一次見到這幾個名字的時候他想到的就是‘數碼寶貝進化’,所以就記住了,·····

·嗯,據說有滋陰壯陽的功效(這貌似才是你記住的原因吧)。

這種植物的市場極好,每年4月有人甚至因此應驗了那句非常有道理的名言——如果有百分之五十

的利潤,他就會鋌而走險;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潤,他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

的利潤,他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被絞死的危險。

而現在,李皞眼前的這個情況會不會是共生呢?畢竟草本和木本區別還是很大的,而眼前這植物

怎麼看都像是兩種植物組合成的。

隨著隊伍不斷前進,李皞能看清的細節就更多了,這棵看起來有二十米高(六層樓)的樹,其樹

根一直向下延伸了百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李皞都感受不到了(說好的半徑千米呢?)。

李皞的感知技能清晰度的確到了千米不過——那是指最遠距離。現在感知到地底下的波動就像人

眼看水裏的水草和魚一樣;如同水越清看的越遠一樣,土質越是單純李皞感知的效果越強。

就像電腦一樣,一個問題複雜到一定高度後,往往解決問題的方法上的差異就決定了一台電腦可

以解出答案而另一台不行;同樣的,解決方法一樣而,問題在某些細節上複雜化了之後,問題沒複

雜化的那一台電腦算出了答案,而複雜化的就算每次都算到99.99%還差一步,那也是永遠不可能有

答案了。

就像是考試得59.5和60的區別是‘及格’和‘不及格’一樣,電腦計算的區別就是‘有結果’和

‘沒結果’。

反映到李皞身上就是波動在傳播中經過疊加、衍射、幹擾後到達他哪裏時隻有最終結果,而用這

結果不斷逆推,每往回推算出一次結果之後他的意識裏就會呈現出推算結果對應的圖像,就像是電

腦計算結果是一串代碼而顯示屏上是一個字母、一張圖片、一串數字等一樣。

因此他能看多遠、多清楚取決於兩個因素,硬件和軟件。

硬件部分那不用說了,就是他的身體或者身體的某些部位,比如能感知波動的信息並回饋給大腦

,就像眼睛是有眼球、視神經等組成的。

軟件就是他運算波動信息的方法了,簡單來說就是逆推波動傳來的源頭的方法,大腦按照這個方

法計算出結果並反饋到意識裏;這樣說來意識就像顯示器,表意識就是程序正在電腦裏運行時顯示

到屏幕上的,而潛意識就是——後台運行,在顯示器上就隻有一個小小的標識而已,甚至連標識都

沒有,要靠自己去翻找。(本人最討厭找不到後台程序了,無端的消耗電量和流量,簡直就像在對

我說——我最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了)

波動感知就像眼睛一樣隻是接受範圍比光波要廣泛而已,光射進眼睛,被感光細胞感知到並經由

神經傳達到大腦,而大腦就根據自己積累的‘方法’來計算這些光線攜帶的信息並得出結論。

同理,波動也被‘波動感知器官’感知到,並將波動信號傳送到大腦,然後得出結果——李皞‘

看到’的抽象世界。

而隨著李皞他們的前進,李皞能看到的樹根的深度也在增加,因為土質的原因李皞‘看’地下最多隻有地麵的一半,如果全是一種並且是結晶狀的就能看的更遠了,直到李皞他們距離那棵樹直線距離還有400米的時候,他終於見到了不在往下或者說不止是往下延伸的樹根。

隻是看到那樹根的延伸之後李皞果斷爆粗口了:“我草······”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