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銀河係——壯闊璀璨的旋渦星係(2)(1 / 3)

奇異天體

1978年,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奇異天體,叫做SS433。它在牛郎星附近,是銀河係的一員,離地球大約11000光年。其實,這個天體在50年前就被人們發現過,但當時人們隻把它當做普通的恒星,沒有引起重視。後來它被編入由史蒂芬森和桑杜列克兩人合編的星表。因為他倆的姓的頭一個字母都是S,這個天體在星表中排在第433號,所以稱為SS433。

SS4333所以成為一個謎,是因為人們發現,在它的光譜中有許多發生了很大紅移和很大紫移的氫的譜線。一般來說,引起譜線移動的是天體運動。紅移意味著天體離我們遠去,紫移顯示天體向我們飛來。SS433的光譜表明,天體的一部分物質正以每秒3萬公裏的速度向我們飛來,而另一部分物質卻以每秒5萬公裏的速度離我們而去。同一個天體以兩種相反方向運動,這是普通恒星不可能有的現象。因此,SS433的出現,使科學家大惑不解。

蟲洞這一迄今僅存在於科幻中的奇異天體向來備受人們關注。蟲洞又名愛因斯坦—羅森橋,盡管尚沒有實驗證據來證實這種天體的存在,但這卻不是任何邊緣科學或業餘幻想,而是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所作的預測。在以往理論中,蟲洞可看成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而暗物質負責維持著蟲洞的敞開。霍金在《時間簡史》中指出:空間旅行者可利用相對於地球靜止的蟲洞作為從事件A到B的捷徑,然後通過一個運動的蟲洞返回,並在他出發之前回到地球。這就是時間旅行,而最簡單地去理解,蟲洞在其中的作用就是把時空卷曲了起來,並連接時空中兩個不同地點的假想“隧道”或捷徑。

導致銀河係變形的“罪魁禍首”

近日,美國科學家觀測發現,圓盤狀的銀河係已經發生彎曲,凹陷成碗狀。這一驚人現象源於其近鄰星雲運行穿過銀河係時,尾流激蕩,使銀河係就像“在微風中顫動”,發生彎曲……這一則消息真實可信嗎?銀河係這一奇觀異景是否隻是人們的想象?

銀河變形

美國天文學家宣布,銀河係已經發生彎曲,凹陷成碗狀。“罪魁禍首”可能是銀河係的兩個近鄰——大小麥哲倫星雲。

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無線電天文台台長利奧·布利茨與同事已經繪製出銀河係“變形”圖。

布利茨說,銀河係彎曲區域麵積廣闊,方圓約有2萬光年。1光年為10萬億公裏,代表一束光一年內在真空裏傳播的距離。而分布在銀河係中的氫氣層形狀彎曲尤為明顯。

外星人造訪

研究者將銀河出現異象的外因歸咎於銀河係“鄰居”——大小麥哲倫星雲。麥哲倫星雲環繞銀河係運行,運行一周時間為15億光年。

在美國天文學會一次會議上,研究者說,銀河係被大量暗物質所環繞。當大小麥哲倫星雲環繞銀河係運行時,引起暗物質激蕩,導致銀河係變形。暗物質無法為人類肉眼所見,但宇宙空間的90%由其組成。馬薩諸塞大學天文學教授馬丁·溫伯格與布利茨合作,製作了一個銀河係“變形”的電腦模型。模型顯示,當麥哲倫星雲沿軌道環繞銀河係運行時,由於暗物質受激運動,銀河係發生彎曲。

全新發現

科學家半個世紀前就知道銀河係“彎曲”的特性,但是過去不了解原因。

麥哲倫星雲曾被排除在嫌疑之外,因為它的質量並不大,隻有銀河係的2%。後者是一個擁有2000億個恒星的大星係。科學家過去從質量角度認為,這樣小的質量不足以影響銀河係形態。但布利茨與溫伯格的電腦模型揭示了暗物質的重要作用。銀河係的暗物質盡管無法為肉眼所見,但其質量20倍於銀河係其他可見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