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運用的兩種天文測量方法中,一種手段是對宇宙中星係的分布狀況進行考察,找出其中的模式。這種模式被稱為“重子聲學振蕩”。
第二種手段是測量宇宙中不同時期星係團的形成速度差異。這兩種方法的結果都證實了宇宙中暗能量的存在以及宇宙的加速膨脹事實。
暗能量的研究意義:暗能量與物質不同,它是均勻分布的,不會在某個地方聚集成團。不論是在你家的廚房,還是在星際空間,暗能量的密度都完全一樣,約為10~26千克/立方米,相當於幾個氫原子的質量。太陽係中所有的暗能量加起來,與一顆小行星的質量差不多,在行星的“舞蹈”中,幾乎起不了任何作用。隻有在巨大的空間尺度上和時間跨度上,才能體現出暗能量的影響力。
宇宙中的四大“奇洞”
宇宙中除了閃閃發光的星星,其餘黑色虛空的部分隱藏著什麼?對於宇宙中的四大“奇洞”——黑洞、白洞、蟲洞、空洞,你又知道多少呢?
四大“奇洞”
什麼是黑洞呢?簡單地說,它是一種特殊的天體,具有極其強大的引力場,以致任何東西甚至連光都不能從中逃逸,成為宇宙中一個吞食物質和能量的“陷阱”。
白洞,是與黑洞性質剛好相反的另一種特殊天體。它拒絕任何外來物質進入它的內部,而隻允許它裏麵的物質和能量向外輻射出去。因此,白洞可以說是宇宙中一個發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
簡單地說,“蟲洞”就是連接宇宙遙遠區域間的時空細管。暗物質維持著蟲洞出口的敞開。蟲洞可以把平行宇宙和嬰兒宇宙連接起來,並提供時間旅行的可能性。蟲洞也可能是連接黑洞和白洞的時空隧道,所以也叫“灰道”。
空洞就是宇宙中相對的質量“空白”區域,在這個空白區域內,幾乎完全沒有星係存在。觀測表明,宇宙中確有這樣大大小小的空洞。
宇宙空洞不空
仰望夜空,吸引我們目光的通常隻是一顆顆閃爍的星星,因為多數人相信那些占宇宙大部分空間的黑色“虛空”是虛空無物的。然而,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傑裏邁亞·奧斯提裏卡等人提出,宇宙黑色虛空並不空,那裏也有物質,隻是其物理規律與我們眼中的物質世界有所不同。正如人們夜晚在大街上行走通常隻會依靠路燈來觀察物體而忽視夜幕一樣,人們在觀察宇宙時首先也是注意閃亮的星星而忽視漆黑的夜空,這是我們天生的思維定式。但是,這樣做可能產生對宇宙的偏見。
天文學家們通常假定光亮越多的地方,那裏的物質也相應越多。其中一些物質是可見的,比如明亮的恒星和星係,另一些物質是神秘的暗物質,沒有人知道暗物質是什麼,但是可以通過其對發光物質的吸引作用檢測到它們的存在。
奇趣宇宙
宇宙廣闊而深邃,人類所發掘的宇宙奧秘不過是冰山一角,除了那些神秘幽暗的物質,還有一些充滿奇趣的事件,現在讓我們帶著輕鬆愉悅的心情繼續讀下去。
神秘物質相撞產生伽馬射線
宇宙學家表示,他們已經在銀河核心深處發現與暗物質粒子有關的最令人信服的證據。該地的這種神秘物質相撞在一起產生伽馬射線的次數,比天空中的其他臨近區域更頻繁。
科研組在銀河核心處一個直徑100光年的區域收集到的數據裏發現這些信號。銀河這個區域的暗物質密度,是銀河邊緣的10萬倍。簡而言之,銀河核心就是一個暗物質大量聚集在一起經常相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