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風塵仆仆終於趕到嚴冬大雪封住葭萌關之前回到了京師成都,此刻已是半夜,成都城門已經關閉,可遠觀成都依舊可見燈火通明,這便是歌舞升平之昌盛景象吧。
趙統趕著馬車,車廂中昭儀側依在我的左肩已然進入夢鄉,柳葉兒在未得昭儀尊位之前侍候我時保養亦是甚好,現下看來甚是可人,卻也時而發出淡淡體香。
薑維一人騎著洛陽將軍府張郃的坐騎名曰飛影,不緊不慢地奔馳在馬車右側,以保護我與昭儀的安危,薑維自拜諸葛亮為師後無論在朝中的地位亦或人望均與其師相當,亦受我之器重,故朝中大臣均敬為上官。
“陛下,已到成都東門,是否進城?”趙統請示道。
“進城回宮。”我淡淡地說道,生怕驚醒了昭儀。
“諾。”趙統回複後,輕輕叫停馬匹。
“城門官何在?”趙統下得馬車後淡淡地問道。
“來者何人?”城門侍衛上前問道。
“我乃趙統,這是通關行文和令牌,速速交於值守城門官。”趙統將通關行文和令牌遞給了城門侍衛道。
“大人請稍候,小的這便去叫值守將軍。”城門侍衛拿著通關行文和令牌道。
片刻……
“快開城門,末將不知上將軍至此,還請恕罪。”城門官作揖道。
趙統乃趙雲之子,在朝中亦是國中重臣,且其弟趙廣乃當朝府尹,誰人不敬畏三分?
進入城中,燈火通明,各酒肆、舞坊、青樓、茶舍依舊車水馬龍,想必這成都城中百姓生活富裕,夜生活亦豐富多彩呐,不經意間馬車已經駛抵皇宮正門。
“我乃薑維是也,快開宮門。”薑維將手中腰牌一亮,金閃閃地甚是奪人眼球,皇宮正門侍衛均為禦林軍中選拔,且朝中大臣無一不識,見得薑維叫門,便迅速拉開大門。
“大將軍請--”宮門侍衛左手作引路狀。
“陛下,已入皇宮,不知陛下現下何往?”趙統問道。
“伯約,一路辛苦,先行回去歇息,明日早朝來見朕。”我關懷道。
“諾,微臣告退。”薑維馬上作揖後調轉馬頭飛身而去。
“則恢,送朕去昭儀寑宮。”我淡淡地說道。
“諾。”趙統雙手一抖手中韁繩,雙駕馬車便駛向昭儀寑宮方向。
抵達昭儀寑宮我輕輕抱起昭儀,緩步走入宮中,趙統亦趕著馬車出宮而去。
……
翌日,大漢,大政殿。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眾文武三呼萬歲。
“眾愛卿平身!”我揮手示意道。
“謝皇上。”眾文武起身後各自入班。
“朕驚聞貴霜舊部叛亂,朕此番回京亦是向諸位臣工及我大漢子民表達朕對自身的錯誤歉意,朕不曾想到貴霜、身毒舊部膽敢再犯我大漢天威,侵犯我大漢國土,是朕未對此二地開府建省方才導致此不利局麵,現下朕決定親征貴霜、身毒舊部,由伯約擔任征討大軍參軍。”我毅然地說道。
“諾。”薑維作揖道。
“啟奏陛下,吳晉二國使臣來我國中多日,請求覲見陛下,不知陛下是否宣見。”尹默出班啟奏道。
“宣。”我淡淡地說道。
“不知陛下先見哪國使臣?”尹默繼續問道。
“吳國。”我對尹默交待道。
“宣吳國使臣覲見。”尹默對殿外侍衛吩咐道。
片刻間吳國使臣張承進得殿來。
“吳國使臣張承參見漢國皇帝陛下,願陛下福祿安康。”張承行大禮道。
“仲嗣請起,此來所為何事?”我揮手示意道。
“啟奏陛下,外臣此番前來謹代表我主孫權向陛下請兵助吳國討伐山越部族,多年來,山越部族每每反叛,每每平複,如此反複已然多年,眼下我國中兵少將寡,實無力伐之,我主孫權不想國中百姓無辜受難,特向上國皇帝陛下請兵,還望陛下感念漢吳兩國乃姻親之好出兵相助。”張承起身後作揖道。
“原來如此,相父以為如何?”我問諸葛亮道。
“老臣以為當出兵助吳攻滅山越,吳國安寧則我大漢東部防線即可安寧。”諸葛亮多年前便在隆中製訂出三分天下聯吳伐曹之策,現今依舊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