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軍開往新貴霜帝國首都布哈拉城的沿途中並沒有遇到任何阻擊,更加談不上發生軍事戰略意義上的戰鬥,僅有雙方斥候在前沿打探時偶爾零星的廝殺。
看似一切平靜的背後,卻是羅馬(大秦)、安息、貴霜三大帝國近百萬大軍等守候,而此三方大軍被分別部署到了布哈拉城北部、南部和東部,對布哈拉城形成的品字狀的保護,羅馬帝國的三十萬東征大軍是從西北而來,被部署到北邊理所當然;安息帝國的五十萬東征大軍從西南而來,被部署到南邊也沒有過錯;而這個跟他前任一樣不經打的貴霜帝國蘇丹波調二世卻將連沒有接受過正規訓練零時招募的近二十萬散兵遊勇派駐到了東邊這個與漢、晉、吳三國聯軍最精銳部隊最先接觸的重要戰略緩衝地段駐守,這不是在拿他們士兵的生命嚐試漢、晉、吳三國聯軍的刀鋒嗎?要說也隻能說這是貴霜帝國波調二世蘇丹的自信吧,可自信的理由在哪裏?難道僅僅隻是為了證明給羅馬帝國和安息帝國的將士們看到他們敢於一戰的決心?
得到敵方如此布防的消息後,我仍然沒的掉以輕心,為了能與羅馬、安息、貴霜三國兵力對抗得到相對的平衡,我命淩統、朱桓將吳國的十萬大軍部署到中端,防備貴霜的二十萬大軍;命司馬昭、郝昭、牛金、石苞、牽弘將晉國的二十萬大軍部署到北端,防備羅馬帝國的三十萬大軍,以及隨時增援中端的吳國軍隊;而此次戰爭是因大漢與貴霜帝國而起,所以在南端麵對近五十萬安息帝國的防備工作當然由我大漢軍團來擔當。
部隊作戰方略部署完畢,敵我雙方相距約五十公裏,這段路程看似很遠,可這是上百萬人的戰場,必須留有足夠的緩衝餘地,而且對方早已安營紮寨,而我方卻要邊警戒邊安營紮寨,這個時候若對方突然發起進攻,而我方卻也隻能被動作戰,總不能讓將士遠征千裏之外卻還要在露天裹鋪而眠,這不是我帶兵打仗的作風。
還好,羅馬、安息及貴霜三部聯合大軍的貴族精神讓我想起了中國春秋時期的宋襄公,他將貴族精神發揮的淋漓盡致,遙看當年,宋國討伐鄭國,與前來救鄭國的楚國大軍在泓水發生戰役,史稱“泓水之戰”,結果宋襄公命軍士不得攻擊半渡之敵,待楚軍全麵上岸後再決一死戰,結果被楚軍大敗,次年因重傷不治而亡。
整整過了三天,我大漢才完成了全部的安營紮寨任務,而在這三天期間,羅馬、安息及貴霜三國好像就是座上客一般,在五十公裏外靜靜地遙望著我們將一頂又一頂的行軍帳篷支好。其實,對於此事我也感覺怪異,於是便讓斥候找了一個當地通曉中原語言及阿拉伯語言的土著居民打探了一番,原來這裏麵還是跟******教及基督教的教義有關,大概的意義跟中國民間的俗語差不多:“拳頭不打笑臉人,來得都是客類似。”隻要我不命令大軍先發動進攻,敵方除非有特殊情況亦不會主動發起進攻,而且當地的土著居民還告訴我們,由於******教及基督教禮拜日較多,特別是那些虔誠的******們幾乎每天晚上都要向他們的真主禱告,而在信徒禱告期間我們亦不能主動發兵攻打他們,這在教義裏是絕對被禁止的。
我聽完這些莫名其妙的解釋我,樂得我快不行了,什麼亂七八糟的,你以為這上百萬大軍擺在布哈拉城外是在玩過家家嗎?這樣不能打,那樣不能碰,還搞個球嗎?中軍大帳中諸將聽完後也爽朗地大笑起來。
……
“伯約,按這位村民之言來說,如若敵方陣營正在禱告之時,那我們卻當如何?”我看著麵帶微笑的薑維說道。
“陛下,您這是在為難微臣了。”薑維作揖道。
“陛下,這又何難?當他們鞠著屁股向老天爺禱告的時候,就讓大漢騎兵的鐵蹄踢他們的屁股吧!哈哈哈……”陳到得到實戰的機會當然想試試他訓練出來的五萬白毦風影騎兵部隊,於是就搶著回答,說完後也狂笑不已。
“哈哈哈……”中軍大帳內一陣狂笑,唯有剛才那個土著居民麵無表情、呆立不動,他好像完全不明白我們為什麼會如此開心。
突然,門衛走了進來。
“啟奏陛下,斥候來報,安息帝國及貴霜帝國突然合兵一處,並七十萬大軍陣營中點起篝火載歌載舞,殺牛宰羊,不亦樂乎。”門衛作揖後,表情很是納悶,心想這些家夥們是瘋了嗎?如果大漢軍隊此刻突然殺到,他們不全都完蛋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