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結局(二)(1 / 3)

PS:看《佛雲》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現在,大家都在聽叫化子軍官講邪神參加佛事活動的經過。

惡僧,原是凶羅漢,現在被降級做了人間的活佛。

活佛,第一次開壇講經,人們知道活佛是天上下凡人間的真神,自然來朝聖的人群如潮。

活佛也知道,來聽經的人群中,免不了混雜了少數心懷異端之人,他們也是來求佛賜恩的。

我佛慈悲,心胸寬廣,明知這些心底邪惡之人,也來祈求神賜福,也是佛講究因果循環,不得不讓他們沾去佛光,也保佑他多福多富,萬事順利。

為了鎮懾這些既想得到神的賜福,又不願放棄心中邪念的人,活佛讓工匠在如來佛祖的下首,再供了一座邪神的神像,意在警示人們心中的邪念。

這天,邪神以邪丐的身份雲遊到此,見到佛山上人群如潮,始想起小魔女托自己的事,到佛山來主持佛法盛事。

遊丐和邪丐,兩人是乞丐身份,自然無法上得山。

邪神雖然做了人,識人的眼光依舊。見到人群中混雜了許多心懷邪念,又想得到神賜福的人。對遊丐說了聲:“我去去就來!”說罷,即隱身上了山。

進到神堂中,見到自己的神像隻是一尊沒有靈性的石頭像而已,它何能鎮懾那些心懷邪念的人?

活佛也感覺到了邪神到來,剛要開口請邪神來主持法事,耳中響起邪神的話:“惡僧,法事仍由你主持,我助你一臂之力。”說完,其身隱入石頭像中。少停,又逸出,在離去時對惡僧說道:“我去了,願你早日歸道。”

活佛,輕輕念一聲:“謝過大神,恭送大神!”

少時,山上山下的人群中起了變化。少許人不停地往山下退去,直到遠離佛山,才感到身心輕鬆。

這些都是不肯悔過的人,離佛像越近,心慌得越厲害,直到離開佛山,才免去了心慌失神的感覺。至此,他們心中明白,佛!不再會庇佑自己。

山上山下,另有許多人都匍伏於地,真誠地向活佛懺悔。隻有這樣,他們才感覺到自己的靈魂擺脫了邪惡的糾纏,獲得了神的寬恕,獲得了神賜福。

人群中十成去了三成,留下的都是我佛的致誠信徒。

山上的氛圍一清,活佛再也不用閉著眼睛念經,其能滋潤萬物的經聲,聲聲打入每個朝聖者的心中。賜給他們無限的福緣。

接下去是各路神仙(眾妖魔)各講各自在人間行走的趣事。

妖精也在聽人們講故事,從中了解了許多事理。她卻不時地尋找列夫基夫婦倆。

好久,見列夫基夫婦倆才從人們自行讓出的通道中擠了進來。

列夫基夫婦倆的輩份很高,許多人都以小輩的身份與他們招呼。

妖精看到人們在與他們招呼時,非常自然,絲毫沒有列夫基身旁換了一人而顯出驚奇,或者疑惑。好像列夫基從來沒有曾和小魔女好過一般。

多數人隻是聽故事,聽聽而已,權充生活中的樂趣。

人們現在講的故事都是最近發生的,是親眼、親身經曆的。有些故事還是神本人講的。再不像以往老人講神話故事時,開頭總是:在很早很早以前,某位神仙曾經來到人間做了什麼。

坐在第一、二桌上正、邪雙方的神也在聽故事,各路神仙在人間有趣、奇異的經曆讓他們的感受卻大不相同。

坐第一桌上的觀音等,自問自己來到人間傳經布道,其意就是要在人間摒去邪惡、暴戾、自私、凶殘等等,營造一個大家合目相處的祥和氛圍。可是,千百萬年來,自己辛苦所得何在?祥和總是短暫的,邪惡在人間肆虐卻幾乎占據了凡人生活的總和。

今天,他們卻能讓邪惡與正義共存於世,相互間享受著同等的待遇。這在以往的神、人是不敢去想象,它們共存的後果是怎樣的。

邪神也有感受。在他們的社會中,邪惡隻是一個名詞,是正義的反義詞而已。你可以有邪惡的思想,卻無法在人群中像瘟疫般地流傳開來。如果你實在無法忍受被製約的苦惱時,有一處虛擬的去處,可以讓你盡展你的抱負。

有一點,正邪雙方的神都想到一塊去。

他們活得有滋有味,生活中充滿了奇趣。不忌七情六欲,有職務高低,也有尊卑之分。可以追求一生平安,也可以尋找刺激多彩的感受。可以一生幸福,也可以一生生活在苦海中。他們用這種方法來打發無限的時間,得以讓生活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