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牛津超級捕魚叉(2)(1 / 3)

相比長刃龍,泥泳龍已經有所進化,其椎骨減少到22枚,有13對牙齒,在嘴部最前端還有6對呈匕首狀的尖牙,牙齒上有十分獨特的一條垂直軸線從底部延伸到牙齒中部。古生物學家還發現,泥泳龍的頸部椎骨下麵還有一條類似“龍骨”一樣的組織,可能起著支撐的作用,但直接的後果必定是脖子轉動不靈活。此外,泥泳龍的後鰭比前鰭要大,這與大多數蛇頸龍恰恰相反,顯示出它是一位速遊專家。

言及上龍科則必須介紹上龍,雖說上龍是最早被命名的幾個品種之一,現在也已經出土了不少頭骨和下頜以及一部分的骨骼化石,但我們對它的了解依然有限。上龍是一種大型的海洋獵食獸,生活在中晚侏羅紀,歐洲和南美洲都有發現,其長度為10~12米,光腦袋就有兩米長。在過去不少文章中,常常把上龍與滑齒龍混為一談,也許從外表上看它們很相似,但事實上確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品種:上龍的口鼻部相對比較寬,頭骨也比滑齒龍要深凹,並且上龍的牙齒橫截麵是三角形的,滑齒龍的則是圓形。

上龍是非常凶猛的海洋動物,古生物學家甚至發現過上龍確實吃恐龍的直接證據。那是1980年英格蘭威爾特郡發現的一具上龍化石。與上龍一起發現的還有兩塊骨質甲板,那顯然屬於覆盾甲龍類(包括劍龍類和甲龍類)的一種。盡管不能完全肯定,但這恐龍有可能是上龍胃中的部分胃容物,也就是說這隻上龍曾吃掉一隻恐龍。

滑齒龍恐怕是所有上龍中最出名的明星,許多古生物愛好者們經常稱其為“小滑”、“滑滑”,這全拜英國廣播公司的《與龍同行》所賜。

第一具滑齒龍化石發現於英國牛津郡,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英國人對他們自家後院的物種倍加青睞,在影片裏出現的滑齒龍威風無比,所向披靡,可真是出盡了風頭。

滑齒龍也確實是一種非常有趣的動物,它的名字本意是“牙齒有一側平滑”,因此在一些文章裏它又被稱為平滑側齒龍,或者嚴格來說應該是齒側平滑龍。如果仔細觀察滑齒龍的牙齒,你就會發現,它的牙齒呈圓錐形,外側光滑,內側的牙肉形成了一層層堆起來的褶皺,一方麵加固了牙齒,另一方麵又增加了摩擦力,防止獵物掙脫。

滑齒龍是最大的上龍類成員之一,可說是侏羅紀的虎鯨。目前,我們已知這種動物曾暢遊於歐洲、俄羅斯,也許還有南美洲的海洋裏。英國廣播公司的《與龍同行》將滑齒龍描繪成可怕的捕食者,攻擊和殺死大眼魚龍,甚至更加令人震驚,它從海岸上叼走獸腳類的美扭椎龍。這些場景是根據那些保存著滑齒龍咬痕的骨骼化石來重建的,這顯示不少海生爬行動物曾是滑齒龍捕食的目標。比如,彼得格勒化石點中保存的一些蛇頸龍標本,它們的骨骼完全關聯,唯獨缺失了槳狀肢、頸和頭。對此最可能的解釋是,這些標本代表了被滑齒龍抓住和殺死的動物,捕食者撕下並吃掉了缺失的部位。可見,滑齒龍能夠殺死和吃掉其他海生爬行動物。

那麼,滑齒龍是如何捕殺美扭椎龍的呢?對此可以參考現生的大白鯊和虎鯨,這些現生海洋肉食動物捕食沿水動物自有一套力砝。據推測,當滑齒龍看到獵物在水麵上的倒影時,可能會采用向上猛衝的捕獵方式來捕殺獵物。

接下來的問題是滑齒龍到底有多大?當下很多古生物愛好者和科普讀物都拚命渲染滑齒龍的碩大無比,信誓旦旦地說它長達25米,這種觀點:甚至被英國廣播公司的《與龍同行》引用,片中的滑齒龍決然是一頭真正的龐然大物一一頭老年雄性滑齒龍身長25米,重150噸。隨著節目的首次播映,這個體形在古生物學界引起了廣泛爭議,滑齒龍真的有如此龐大嗎?還是被人為地“放了衛星”?或許我們可以回一趟1996年的英國來弄清楚事J隋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