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田園牧歌(3)(1 / 2)

在維護森林的多種功能方麵,將采取如下措施:在製定森林發展規劃時與有關的農業計劃和野生動物保護計劃結合考慮;建立各種類型的森林自然保護區,積極保護和搶救瀕危珍稀動植物,建立瀕危動物的馴養繁殖中心,在山區、高原、荒地和退化的耕地、幹旱和半幹旱地區和沿海地區造林綠化,防止這些地區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恢複退化土地;采用無害環境的森林利用法,即生態上無害、經濟上可行的方法和措施,包括規劃與管理、改良設備使用、貯存和運輸,以減少浪費和最大可能地提高森林綜合效益;提倡更好地保護天然林和林區,鼓勵利用原始森林景觀發展生態旅遊業以及非木材林產品的生產;加強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和亂砍濫伐林木的管理,並建立一批示範工程。

另外,廢紙的回收利用也可減緩林木的消耗。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每生產一噸紙要消耗木材2.2噸,相當於木材四立方米,而每利用一噸廢紙則相當於少砍伐樹齡為30年的樹木的20棵。

美國是紙張生產與消費的大國,而其廢紙回收利用量亦居首位。1988年共生產紙及紙板8600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三成,而回收廢紙2579萬噸。現有的七百多家造紙廠中,有一半以上是以廢紙為主要原料的,美國每年消耗新聞紙三百多萬噸,其中有一百多萬噸是用廢料生產的。在白雪皚皚的北歐,幾個世界森林覆蓋率較高的國家同時也是廢紙回收利用率較高的國家。這些國家盡管造紙原料十分豐富,但仍然惜紙如金。荷蘭還依靠政策的力量建立起了廢紙供應緩衝製度,由政府出資收集廢紙以調節市場,平抑紙價。在東歐的一些國家裏,政府還通過新聞媒介和廣告牌、宣傳畫廊等手段,大力宣傳廢紙的回收與再次使用工作對保護森林、維持生態環境和減少廢紙的蔓延對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使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得到了公眾的理解和支持。在資源、人口、環境三大問題困擾著我們的今天,廢紙的高效利用,它的無汙染工藝研究和回收體係的建設,是擺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森林資源人均占有水平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的國家麵前的一項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

讓金色的礦山永在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必須倍加珍惜,合理配置,高效益地開發利用。

我國礦產資源總量豐富,但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當前,經濟建設中95%的能源和80%的工業原料依賴礦產資源供給,礦產資源已探明的儲量已顯不足,進入本世紀後,保證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礦產資源將更加嚴重不足。與此同時,我國礦產開發存在不少問題,資源綜合開發綜合利用水平不高,從而加劇了礦產資源的供需矛盾。這反映了開發資源和節流兩方麵的工作均需加強。因此,必須在加強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增加礦產資源探明儲量的同時,把"保護礦產資源,節約、合理利用資源"的基本方針真正落實並長期堅持下去,使公眾了解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性。

不合理開采礦產資源不僅造成礦產資源的損失和浪費,而且極易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據統計,我國因大規模的礦產采掘產生的廢棄物的亂堆濫放造成壓占、采空塌陷等損毀土地麵積已達200萬公頃,現每年仍以2.5萬公頃的速度發展。與此同時也帶來了對大氣、水體、土壤的汙染,加劇了水土流失和誘發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嚴重後果。因此,有效地抑製礦產資源的不合理開發,減少礦產資源開采中的環境代價,已成為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緊迫任務。

礦產資源保護和可持續利用的總體目標是,在繼續合理開發利用國內礦產資源的同時,適當利用國外資源,提高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水平,最大限度保證國民經濟建設對礦產資源的需要,努力減少礦產資源開發所造成的環境代價,全麵提高資源效益、環境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具體目標是:加強地質勘查工作,根據經濟建設的需要與地質條件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證國民經濟急需的主要礦產資源有相應的探明儲量和地質資料,建立礦產資源的資產化管理製度,處理好礦產資源所有者和開發者、中央和地方的經濟關係,加強礦產資源開發的監督管理,有效地抑製對礦產資源的亂挖濫采,保證礦業秩序的全麵好轉,實現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提高對礦山"三廢"的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努力做到礦山尾礦、廢石以及廢水和廢氣的"資源化"和對周圍環境影響的"無害化";實現礦山閉坑後,礦山環境整治、複墾工作的製度化;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地質勘查管理體製和礦產資源管理體製,促進地質勘查工作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市場機製對礦產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作用;建立健全法律、法規體係,使礦產資源開發、地質環境保護和地質勘查工作及各項管理納入法製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