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青當了知國的國師後變法圖強,其中劉青在當國師四十年時提出胡服騎射的方案,將原來長袖裝改成了短裝,大力提倡騎射,每個民族的區別最大的來源在與服裝,自從知國改穿胡服後周邊那些與知國打了上百年的遊牧民族都與知國融合在一起,這樣知國憑空多出了上百萬的精銳騎兵,在將全國所有的戰車拉到燕國換良馬回來,燕國國君以為知國不想在戰了,所以立馬同意用戰車換良馬,知國國內的王公大臣大多反對,可是知國國君隻聽劉青的,沒有辦法,都在暗罵劉青誤國誤民,五十年後發動了吞並戰,隻用十年就將周邊上十個諸候國吞並了,這時大臣們看出廢棄戰車改用騎兵的好處了,基本上是戰無不克,攻無不破,這時劉青的威望已經與國君一樣了,劉青的命令不用經過國君就可以進行,七十年時知國國君死了,傳位於他的太子,不過死前將全國所有的權力都交給了劉青,還給了他一條打王金鞭,如果新王合作就輔之,不合作就廢之另立宗親。知國國君這話是當著滿朝文武說的。
曆經七百餘年,劉青輔佐了六十多位國君,其實除了第一代那位國君以後的國君太多是廢物,隻知吃喝玩樂,根本就不理朝政,劉青是名副其實的國君,他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每一位國君死前都會給他諸多特權,到了數位國君的時候發現已無特權可給了,劉青除了個名號是國師以外其實他的權利比國君都還要大。
這七百年劉青也盡力進行統一戰,他沒有一天敢偷懶,他知道時間緊急沒有太多時間給他們準備,所以隻要開戰,他都會親自去指揮,早朝時又趕回來上朝,劉青在治理國家方麵是頂尖人才,可是他在作戰方麵就太過於小心,錯失了很多良機,這也是他不敢冒險的心理是一樣的,所以經過了七百年劉青才完成了統一戰,劉青也自知作戰方麵他犯了很多錯誤與良機,可是他又沒有發現那種絕世名將。隻好自己勉為其難的當大元帥。
知國統一長洲後的第四個年頭,一天早朝劉青坐在王坐右側的寶座上說道“那三百億軍士訓練情況如何?”
這時左丞相走出來說道“訓練的都快差不多了,隻是其中有一大半是沒有經曆過戰場的新兵,要是派他們遠征實在讓微臣不安。”
右丞相馬上站出來說道“新兵嘛,誰沒有第一次,那些精銳部隊難道天生就是的,還不是經過幾次戰場活下來的就是精銳了,隻是後勤與運送是個難題,我們離炎洲就算用最快的速度也要上十年才能到,還不算我們在國內的行軍,不要出征的是青年壯兵,等到了炎洲就成了老弱殘兵了。”
劉青笑道“這個你等不用擔心,隻管訓練好士兵就行,運輸的問題貧道自會解決。”
這時滿朝文武一聽都沒有說什麼了,在經過幾個小事就下朝了,劉青一下朝就架著雲向陳玄處而去。
不到一會劉青就到了陳玄的住處,滿山的小妖自然認識劉青,劉青進到陳玄的房間的時候,陳玄就已經準備好茶水等著劉青了。
劉青笑道“陳兄,這些年來你的道行已是遠遠超過在下了。”
陳玄笑道“劉兄說笑了,在下隻是昨日無事算了一卦方才知道今日劉兄要到。”
劉青一聽馬上笑道“哦,卦術在下一直不會,以後還請陳兄指點一二。”
陳玄從空間中拿出一個空白的精玉,在裏麵記栽了一下封術就遞給劉青笑著說道“問卦之術隻是小道,等那天劉兄到了準聖不學自通。”
劉青苦笑道“準聖,陳兄的目標好高啊。”
陳玄微微一笑也不在這個問題上說下去了說道“我剛才已經寫了一個折子,交到天庭去了,估計就這幾天,天庭就會有答複了吧。”
劉青點點頭說道“那我就回去了,隻是希望天庭早點回複。”說完就走了出去。
陳玄看到劉青走了,就閉上眼睛,頭頂上顯出三朵青蓮,隻不過第三朵青蓮時隱時現,不是很真實。
太白金星拿著陳玄的折子快速的向玉帝的文書殿走去,他進門時看到玉帝在那裏批示著文件,他馬上兩手將折子舉起說道“陛下,南瞻仁慧妙法真君已經統一了長洲,他想去征服炎洲,可是苦於沒有交通工具,望請陛下借他軍艦,以便他行軍。”
這時王靈官馬上說道“陛下,萬萬不可,陳玄此人野心不小,他借著陛下的名頭將長洲統一就行了,可是他又想吞並炎洲,那等炎洲被他拿下,那他是不是又想當真正的南瞻仁慧妙法真了,這樣他永不知足,還望陛下三思啊。”
這時許天師馬上說道“陛下,佑聖真靈此言差矣,南瞻仁慧妙法真君這麼多年也是奉公守法,隔斷時日就寫折子上來問安,上次陛下壽辰他還請自上天為陛下祝壽,而南瞻仁慧妙法真君竟然被封為南瞻仁慧妙法真君,那麼他將不合法的居民驅逐出去也屬正常,當年的條約是,佛門占西牛賀州,截教獨享南瞻部洲,人闡兩教共占東勝神州,陛下是可憐巫妖就把北具瀘州給了他們。可是佛門占了西牛賀州還不知足,趁著西遊之際占了南瞻部洲四分之一的領土,以前南瞻部洲隻有截教當家,截教敗落自然沒有能力管,可是現在陛下竟然封了他為南瞻仁慧妙法真君,那麼南瞻仁慧妙法真君就有權驅逐他們,不但如此,在南瞻仁慧妙法真君有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應該盡力相肋。”
許天師一說完張天師馬上說道“貧道不敢苟同許天師之言,陳玄狼子野心,與眾妖為謀,現今他是實力不足,所以就向陛下討好,而他進步神速,短短不過千年他就已經是太乙頂峰了,一隻腳已經踏入大羅之境,現在他想拿到南瞻部洲的那四分之一的領土,等他到了大羅之境就想整個南瞻部洲,要是他有幸到準聖他就想四洲之地,那時也不會在看陛下的眼色行事了,那時就尾大不收,還萬陛下早做絕斷,萬不可養虎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