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一轉眼,時間就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二年,來到了漢匈主力決戰十二年後的冬天。
篾匠劉季狼吞虎咽的吃著刀削麵,吃得又香又甜又快,連汁水沾在了他花白的胡須上都沒有發現。五年前,劉季第一次吃到刀削麵的時候是這個吃相,五年後依然如此,十幾年前烙餅饅頭的出現,讓劉季果斷拋棄了自己吃了三十多年的小米飯,改為了以畝產更高的麥麵為主食,五年前嚐到了刀削麵的美味後,劉季又變成了刀削麵的忠實擁躉。
“良人,瞧你那吃相,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我三天沒有給你做飯了。”頭發同樣已經花白的妻子來到了劉季麵前,一邊嗔怪的埋怨著,一邊用手帕替擦去劉季胡須上的汁水,又問道:“今天的麵怎麼樣?我放了西域傳來的芝麻油,就是不知道你吃不吃得習慣,所以隻放了一點。”
“香,比豬油還香。”劉季一邊咀嚼著麵條,一邊含糊不清的回答,又說道:“下次做刀削麵,可以多放一點。”
“那就好。”妻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說道:“既然你喜歡這個味道,那我以後試著買一點芝麻醬,做芝麻醬刀削麵給你試試,聽裏長說,陛下派人在長安的菜場裏教人做芝麻醬,比芝麻油還香,長安城裏有好些商賈都在做了賣了。”
有些貪嘴的劉季點頭,又隨口說道:“以後每到初一十五,隻要你有空,也去城裏的菜市口學一學那些新東西,張鐵匠的媳婦在那裏學到了用鐵鍋炒菜,現在他家天天吃炒菜,我也想試一試。”
“知道了,你這個老讒鬼。”妻子笑著罵了一句,又說道:“今天進城賣貨早點回來,晚上我給你包餃子,白菜餡的。”
貪嘴的劉季高興點頭,很快就把碗裏的麵條扒了一個底朝天,一抹嘴挑起貨擔就要出門,妻子趕緊追了上來,把一個布包塞給了劉季,說道:“饅頭,給你晌午吃,如果生意好,買一碗肉湯配著吃,不要圖省錢就幹嚼。”
“還過晌午(吃午飯)?你當我是關內侯,一天吃三頓飯?”
劉季有些舍不得的不肯接饅頭,妻子則堅持把饅頭塞給了他,說道:“拿去吃吧,朝廷早就下過詔書了,廢除平民一天隻能吃兩頓飯的古禮,我們這些黔首隻要家裏過得去,一天不管吃幾頓飯他們都不管了,今年天下大熟,糧食便宜得朝廷都要倒貼錢高價收購,我們家的篾器生意又好,你也五十多的人了,能吃就多吃些,別餓壞了身子。”
拗不過妻子的好意,劉季最後還是接過了饅頭揣好,然後挑上裝滿了篾器的貨擔出門,走了二十來裏路後進到了長安城,先是把城裏食肆定做的蒸籠送貨上門,又挑著剩下的蔑筐簸箕等物到了西市,尋找合適的攤位賣貨。
大漢開國皇帝自登基後就把歲首改為了正月初一,十二月下旬已是臨近年關,市肆裏熱鬧異常,擠滿了買賣貨物的商人和百姓,劉季又來得晚了些,花了好半天時間才在角落裏找到一個地方把蔑器放下售賣,不過也還好,因為年底生意好做的緣故,劉季的生意相當不錯,才剛到正午就把篾器賣了一個七七八八,裝著銅錢的荷包也變得逐漸的重了起來。
沒有什麼比生意好更讓一個手藝人開心,還因為朝廷取消了明券定價的煩人規矩後,劉季還把篾器賣了一個好價錢,心中高興之下,劉季不由想起了妻子在出門時的叮囑,便跑到附近的市肆裏買了一碗羊肉湯,帶回攤位上就著饅頭過午,可就在劉季啃著幹硬饅頭的時候,旁邊突然有人說道:“老人家,你怎麼不試一試把饅頭扳碎了,泡在羊肉湯裏吃?這麼吃味道更好。”
劉季奇怪抬頭,見旁邊對自己說話的,是一個容貌甚是英俊的男子,穿著幹淨素樸的儒生長袍,臉上還帶著親切的笑容,劉季便奇怪的問道:“先生,你是在對小老兒我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