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量變(1 / 1)

機器鳥的原理被破解了,進入基地就成了小娃娃也能完成的遊戲。

按照楊欽製定的計劃,行動小組三人都穿了隔熱服,用黃燕的寵物晶晶當誘餌引出了機器鳥,等行動小組穿過了大門,利用遙控器將晶晶的小隔熱服開關打開。

就這樣,他們終於順利地進入了101生產基地。

機器鳥回到基地後又進入了四處飛行警戒模式。它們多變的飛行軌跡也讓行動小組行動格外小心,因為他們必須不停地避開機器鳥的飛行線路。

整個基地很大,行動小組決定分開偵查,2個小時後回到出發地點集合討論下一步計劃。

三個人都在規定時間後陸續回到了出發地點。

林飛是最先回來的,他說:“我看到的是蔬菜和穀物基地,和我在資料中看到的差不多,隻是長得比較大和規整。比如說土豆吧,每個都是3米乘3米大,在固定的生長不鏽鋼盒中生長,長得很快——1個小時就能從種子長成成品,然後在全自動生產線上去皮、蒸熟、幹燥、粉碎、運走。”

楊欽第二個發言:“我看到的是養牛基地,牛的來源是人工合成技術。讓我吃驚的是,這些牛的生長周期,普通牛的生長在我們資料裏至少也要半年以上,這裏卻隻要1個小時,牛的生長始終在一個固定的容器內,所有的營養直接通過管子進入牛的胃裏,所有的排泄物被管子直接吸走。牛在長成後在全自動生產線上粉碎、蒸熟、幹燥、運走。”

“這樣可以保證養牛容器的絕對衛生,同時為了保證牛身體的絕對幹淨,24小時不停地對牛身體進行噴水洗刷,而洗刷水和牛的排泄物據我觀察都在淨化後進入蔬菜和穀物基地成為了它們的養料,真是一個絕佳的生物鏈係統。”楊欽從係統的角度發出了讚歎。

黃燕最後發言:“我看到的是綜合加工和運輸基地,在這個基地裏,各個生產基地生產的各種食品按照統一的配料比例分別被加工成壓縮食品,就是我們日常吃的那些,按照大家不同的口味加入不同的配料,最後運到補給飛船上,發射到各個星球。”

“讓我最感到驚奇的是,你們2位帶回來的信息,如果真如你們2位偵查的結果的話,地球上生產力已經發展到了非同一般的程度。動、植物的生長速度已經遠遠超越了我們資料上的描述。這也難怪,不這樣,怎麼能養活1000億人口呢!”

“還有,你們發現這裏的管理人員了嗎?”

“沒有。”林飛和楊欽異口同聲的說。

“我也沒有。這裏雖然已經實現了高度自動化,但是,沒有人類參與管理,總也不正常。林飛,你嚐試進入計算機控製中心查下,看是否能找到人類控製中心或活動中心,我們急需找到相關人員答疑解惑呀!”

對於林飛來說,攻擊別人的計算機獲取管理員密碼及權限就是一件無限快樂的事情,當一個人無限熱愛並專注一件事情的時候,他想不成為這個行業的專家都不行。

所以,林飛的黑客水平即使是楊欽也是非常佩服的。

而知人善任則是黃燕最大的優點之一。

不到20分鍾,林飛就獲取了中心計算機的管理員密碼,在進入計算機後,人類在母星的居住地和指揮中心顯示了出來,那是在著名的風景區——海南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