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清明時節顯端倪(1 / 3)

……第三天……

詩雲“清明時節雨紛紛..。”,可是這次的清明節天氣卻格外的晴朗。早上,市長陳學偉正在家鄉祭祖,他的秘書匆匆走到他的跟前,遞給了他一個電話:“陳市長,疾控中心劉主任電話。”

陳市長略有不滿,還是接過了電話:“喂,我是陳學偉……”

……

“嗬~~~~~欠”朗然打著一個哈欠,跟著七姑八姨的長輩向自家祖墳走去。清明節這天朗然是早早起床,帶著女兒跟隨父親回鄉祭祖掃墓。

朗然的老家在農村距離市區有200多公裏,較為偏僻,像中國大部分的農村家庭一樣,朗然的堂兄堂弟堂姐堂妹都在外地打工,隻留下一堆老人在家照顧孩子和侍弄田地。

在墳前擺上供品,燒紙錢的時候,朗然的幾位姑姑放聲大哭,朗然的大伯領著朗然的幾位叔叔,朗然的父親和朗然在墳前磕頭行禮,而另一邊不遠處,朗然的女兒和幾個同齡的孩子一起跑跑跳跳,嬉戲打鬧,銀鈴般的笑聲不時的傳過來,莊重和童趣非常奇妙的融合在了一起,似乎在向先人陳述著家族的傳承和血脈的延續..

中午在大伯家,一群老人和朗然這個唯一的年輕人圍在一起吃飯喝酒。席間,老人們聊聊往事,談談子女的生活工作,朗然的父親是唯一在城市紮根的人,話題不由得便轉到了在座唯一的年輕人朗然的身上。

“朗然啊,你也該再要一個了,現在城市要求也不那麼嚴了,就一個女兒,有點單啊。”朗然的大伯喝完一杯酒開始了家裏人這幾年聚會必不可少的話題,席間突然就安靜了下來,朗然的姑姑叔叔一瞬間全都盯著朗然。

朗然一陣頭疼,該怎麼說呢?難道說城市費用高養不起?那還不叫這些叔叔大伯們笑話。

朗然吱吱唔唔:“嗯.。。還不到時候。”也不能說不要生,在農村血脈傳承可是很重要的事。

朗然知道大伯的意思,就是想讓朗然再生一個男孩,雖說強調了幾十年的男女平等,但是男孩子繼承家業,在中國農村還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還不到時候,那什麼時候是時候..”朗然的姑姑們七嘴八舌開始教訓起了朗然:“你堂哥現在孩子都快結婚了,你們城市以前要求嚴,你結婚晚,生孩子也晚,現在要求不那麼嚴了,還不趕快再生一個,趁著你爸媽還能動,還能給你看這孩子,再過幾年,你爸媽年紀大了動不了了,需要你照顧的時候,你還怎麼要?再說,你媳婦年紀大了也不好生..”

“哦,知道了,回去就生..”朗然苦笑著敷衍。

吃過午飯,朗然和父親就準備返回市裏,朗然的叔叔姑姑給朗然的北鬥星抬上了一袋米,兩袋麵粉,還有一些家鄉人自己種的蔬菜瓜果土特產,要不是朗然的車子小,還不定往上搬些什麼呢,雖然東西不值錢,但是卻體現了家鄉人之間那濃濃的淳樸的親情。

兩個多小時後,回到了市郊區處在一片廢墟中的家。

朗然家在XX市郊區MZ村,也是個城中村,目前正在拆遷,MZ村的大部分村民的房子除了一個釘子戶其他的房子都拆成了一片廢墟。

郎然的父母都不是MZ村的村民,是幾年前在MZ村搞新農村改造的時候買了一塊地,按照村裏提供的統一的圖紙,自己蓋的兩層房子,手續齊全。

郎然的父母早就想搬走了,方圓幾公裏空蕩蕩的也不是個事,但是開發商就是不來商談拆遷事宜,還出現了每天3次早中晚分別供水兩個小時的惡劣情況,好在還不是很嚴重,生活還能繼續,朗然的父母也就不是很在意。

像朗然家這種的情況還有東邊隔壁小崔家和西北邊不遠處的那個釘子戶,三家房子遙遙相望,形成一個鐵三角。

朗然很喜歡這樣的情況,放眼望去,一馬平川啊,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這方圓幾公裏的土地都是屬於自己的,雖然到處都是殘磚碎瓦,卻能聽到蟲鳴鳥叫,閉上眼睛休息一會兒,就感覺城市裏的喧囂和沉悶離自己很遠,心情也會變得很輕鬆。

朗然的父親退休後,閑不住,就在自家房前平整出了一塊地,上麵種些瓜果蔬菜,現在朗然父母幾乎不用上超市買菜,隻是偶爾買些肉和雞蛋。

朗然停好車子,朗然的父親領著朗然的女兒先下車回家,朗然打開後車廂,將麵粉和大米拖~~~~進了屋裏儲物間,不拖不行啊,每一袋都足有一百斤重。

該鍛煉鍛煉身體了,這要是結婚前,自己隨手就能掂起來,朗然搬完車上的東西,捶著自己的腰想。

“你都買了些什麼?”朗然突然聽到自己的父親在客廳大吼,趕緊跑到客廳。

隻見客廳地上放著三壺水樣的東西,和一個鼓鼓囊囊的塑料袋,一問才知道朗然的母親上墳回來去超市藥店買自己的治療白內障的藥,也不知道怎麼被導購忽悠的,迷迷糊糊買了三壺消毒藥水,一大包的醫用口罩。

老太太還在自我狡辯:“便宜啊,買二送一,兩倍積分,還差一點,咱們這些年的積分就能換個微波爐了,我早就想要一個了,回來就是問問你們缺什麼藥不?我一會再去買。”

“你”朗然的父親怒火中燒,就要發作,朗然趕忙製止:“爸,春季正是流感高發期,這些東西都能用得上.。。”心裏卻說這也太多了,夠用幾年了。

“媽,微波爐其實沒什麼用,就能烤個雞呀鴨呀什麼的,還危險,用不好會爆炸的,還有啊,別為了積分買東西,要根據實際情況買麼,浪費錢。”

“臭小子,你教訓我?”

“沒,沒,勸說,勸說..。。”

好不容易平息了父親的怒火,製止了母親再次瘋狂購物的計劃,朗然的女兒文文這時湊了過來,忽閃著閃亮的眼睛:“爸爸,我要喝水。”

小公主發話了,趕緊伺候,一看飲水機沒水了。“直接要兩桶,別要什麼礦泉水,就要純淨水,還有煤氣用完了,趕緊去灌氣,晚上沒法做飯。”

“爸,今天清明。”

“液化氣廠不休息”

得,趕緊去吧。打完電話要了水後,朗然開著車就上路去了液化氣廠。

晚上,朗然的父親做了四個菜,一盤炒青菜,自家種的,一盤雞丁土豆,一盤燒魷魚,一盤炸鱈魚片,魷魚和鱈魚是過年的時候買的,在冰箱裏凍了兩三個月了,也不知道朗然的父母是想不起來,還是舍不得吃……。

將菜放在餐廳的桌上,擺好碗筷,爺倆坐在一起,打開電視,朗然熟練地從老爺子的酒櫃裏拿出一瓶酒,給老爺子和自己倒上一杯,朗然的母親則端著碗,嘴裏喊著:“乖乖,快來吃一點麼,乖啊……”對朗然的女兒四處圍追堵截。

朗然“滋溜”一聲喝了一口酒,一股熱浪順著喉嚨一條線的到了肚裏,舒服啊。

朗然的父親年輕的時候好酒,也喜歡存酒,老爺子的酒平均都在5年以上,朗然繼承了父親好喝酒的習慣,,卻沒有存酒的習慣。

開始的時候,朗然的父親總是吵罵朗然,不許他喝,後來朗然的母親發話了:“你存那麼多酒,又不是什麼名酒,連個包裝也沒有,沒法當禮物送,孩子陪著你喝,還不領情,老東西,自己喝有意思麼?”

從那以後,朗然心安理得的享受著老爺子二三十年的存貨,偶爾還順走兩瓶,去和朋友們炫耀。

“爸,文文明年該上小學了,咱家學區不好,我想在文化路那買套房子,已經看好了,首付得十萬..”話到這裏朗然說不下去了,結婚五六年了,平時吃住不是朗然父親這裏,就是朗然老婆娘家,朗然夫妻倆每月也有五六千的工資,居然到現在存款還沒有兩萬,錢都花哪了,朗然是一頭的漿糊,他平時也不管錢,工資全交,自己是花完就要,前段時間倆人商量買房的事,朗然才知道自己家的財政狀況。

“房子怎麼樣?”

“是個二手房子,精裝修的,家具什麼的都有,過去就能住。”

“咱家這麼多房子就沒一個合適的?”

說起這個朗然是一肚子的怨念,朗然父母有三套房子,最早的一套是朗然母親單位分的單元房,後來房改改成了商品房,有60多平,開發商拆了蓋新樓,根據協議,補交了6萬多換了個80多平的房子,不過到現在還沒蓋好。

第二套就是現在住的房子,有上下兩層,170多平,孤立在一片廢墟中,開發商沿著村子邊沿修了一道2米多高的磚牆,隻留下一個出口,生活是相當不便。

第三套房子是朗然的父親退休前,單位集資蓋的房子,是個複式的,有200多平,但是這個房子當時花了20多萬,朗然的父親借了親戚的錢,才拿下來了,到現在還差5,6萬沒還清,導致了複式房子幾年了都沒錢裝修,沒法住人,朗然父母的傳統思想很嚴重,哪套也舍不得賣。

“爸,這三套房子都不在好的學區,文文上學是個問題啊。”

“嗯,現在家裏欠著錢,也不好再借,咱家就那複式的房子房產證什麼的手續比較齊全,還暫時用不上,”朗然心裏一陣高興,老爺子開竅了,準備出手一套房子?

隨後老爺子的話一盆冷水澆了下來,“你去銀行問問,看看能不能搞點貸款,我用房子給你擔保。”

“哦”朗然鬱悶的將杯中酒一口喝幹,悶頭開始吃飯,飯廳裏隻剩下電視機在嘰裏呱啦的說著什麼..

“.。日本多地爆發流感..。”

……第四天……

清明假期第二天早上,朗然正睡得迷迷糊糊,突然聽到臥室的門打開了,一陣腳步聲走到了床前,唉,朗然歎口氣閉著眼說:“媽,我馬上就起來。”腳步聲下了樓,臥室門卻沒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