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罵戰開始(2 / 2)

幾十人就停在護城河邊,這個距離既不能被箭矢射中,雙方對話又能聽得清清楚楚,可以位置絕佳。

曹真望著城下的封舟、諸葛亮,對著王朗道:“王司徒,那個騎馬的便是蜀主劉禪,安坐車,手搖鵝毛扇的便是諸葛亮。”

王朗點了點頭,望著城下諸葛亮喝道:“來者可是蜀主劉禪,蜀相諸葛孔明?”

封舟微微一笑,理也不理。

諸葛亮卻是搖著羽扇,嗬嗬一笑,道:“我大漢子聖駕在此,吾便是諸葛亮,卻不知城頭搭話者何人?”

“我乃大魏司徒王朗是也。”王朗挺了挺有些佝僂的背脊,向著諸葛亮拱了拱手道:“久聞蜀主之威,蜀相之名,今日幸得一見,聽聞蜀相孔明上知文,下曉地理,有經緯地之才,必知命,如今為何輔佐無道之君,興無名之兵啊?”

“無道之君?”封舟微微一怒,這廝敢當著朕的麵罵朕?

他一怒之下,就想取下五石鐵腕強弓,一箭將這個老匹夫射爆腦袋。

但是隨即按捺住了脾氣。

雖聖君不可辱,但是他身為皇帝,所謂主辱臣死,自己被人罵,自然由文臣武將幫他打回去,尤其是對麵是王朗,身邊有諸葛亮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打,隻需要罵回去就行。

他微微一笑,對諸葛亮道:“但聽丞相一言,為朕出這口惡氣。”

“臣遵旨。”諸葛亮微微躬身,隨即指著城頭之上,冷笑道:“曹操挾子以令諸侯,曹丕篡漢自立,世人無不唾之。先帝奉孝獻皇帝血衣帶詔,立誌討賊,於汝偽魏不共戴,豈是無名之兵?今我陛下禦駕親征,攻破隴山,兵臨長安,汝賊軍兵敗如山倒,曹丕兒更是倉皇逃命,這便是命。”

曹真見此,連忙對著王朗道:“司徒,別跟他什麼命之爭,劉備仗著衣帶詔與我曹家為敵,你和他這個,諸葛亮有一千個詭辯之術!”

“大將軍放心便是!”王朗笑了笑,對著城下的諸葛亮喝道:“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占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卷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心人意乎?

我觀蜀主劉禪武勇蓋世,而孔明才器無雙,何乃強欲逆理、背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者昌,逆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心之皓月?諸君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蜀主先父,授封先漢左將軍,誌在匡扶漢室,我太祖武皇帝,昔年之誌亦在為漢征西將軍是也,兩人曾煮酒論英雄,彼此惺惺相惜。

然命所歸,而前漢皇帝劉協自知德行不足,命已歸大魏,故效仿堯舜禪讓於我大魏子,此順應人之舉,故而被封山陽公,安享太平盛世。

若是公等不信,我等可派人請山陽公到此,到那時候命在誰,一切皆知分曉,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從此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哈哈哈!”諸葛亮聞言哈哈大笑:“吾以為汝乃漢朝元臣,必有高論,卻沒想到你竟出如此粗鄙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