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以國家賦予我們的任務為第一目標。”一個隊員呡了一口熱茶,“不過我覺得這個被冰封的男子,倒是也有一定的科研價值。”
“哦?怎麼說?”隊長不由問道,雖然他是隊長但是他並不是考察人員,他更像是一位向導,負責將帶著這隊人來,然後完全的帶走。
“剛剛我初步的觀察了一下那具凍屍,那行走的動作,說明他是在行走當中被冰封的,而且是在離我們目的地如此近的地方,各位請想一想,一個穿著如此破舊的人,怎麼可能能夠走到這裏?還有他是怎麼走到這裏?怎麼能夠在如此的環境下生存那麼長時間?如果我們得到結論,並且能夠加以利用,無論是對人民還是對國家,都具有極大的價值,貢獻。”那隊員說起來頭頭是道,“我建議,在我們返回的時候將其帶走,首先保證我們本次任務的完成,這樣相信我們將其帶走,就算是國家不重視,我們也沒有任何的罪過。”
但是就是這具凍屍,引導著人們走向滅亡。很快這具凍屍就受到了德國科學家的重視,然後進行各種實驗,1938年,德國從這具凍屍上發現了一種特殊病毒,命名為z-virus,俗稱喪屍病毒,1939年喪屍病毒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並成功的運用初代喪屍病毒z-virus感染部分軍人,產生嗜血輕生的喪屍士兵。於是在二戰初期節節勝利。1940年,德國攻陷法國,占領巴斯德所,根據研究資料,發現猶太人的生物構成極易感染和培養喪屍病毒,因此開始建造集中營,將猶太人作為培養喪屍病毒的活體培養基,並且借以
製造喪屍士兵
1941年,感染喪屍病毒的士兵出現代謝性異常,長期的病毒侵染造成免疫係統缺損,戰鬥力極具下降,這也是初代z-virus的重大缺陷,並且在蘇聯寒冷的氣候下無法適應作戰環境,結果一敗塗地;德國方麵研究發現喪屍士兵的作戰壽命最長兩年,此後各種器官老化嚴重,無法繼續作戰,因此項目擱淺。在戈培爾謀劃下,喪屍病毒被送到日本,但並未告知使用風險。於是日本膨脹,年底偷襲珍珠港,並大獲成功,太平洋戰爭爆發,米國被卷入;1942年,北非大勝後,被俘的意大利軍隊高層方麵泄露德國軍用喪屍病毒秘密,同盟國大為震驚,並譴責法國知情不報。開始針對性研究,曼哈對計劃開始,準備用放射性殺死喪屍病毒——這也是當時已知唯一一種可以完全殺死喪屍病毒的方法,愛因斯坦等人介入;1945年,米國用原子彈成功的摧毀了廣島,長崎兩個z-virus基地,日本見大事已去,同年投降;
1946年,丘吉爾發現蘇聯人未曾掌握喪屍病毒,為了防止德國技術外傳,誕生了鐵幕政策,意思就是用鐵幕將喪屍病毒技術阻止在蘇聯之外。但是蘇聯占據東德,獲得少量情報,以及原始的喪屍病毒樣本;1950年初,由於戰後物資匱乏,米國喪屍病毒容器並未得到及時加固,發生小規模泄露,由於z-virus侵染率低下,雖然感染人群巨大,但是個體受影響較小,僅僅表現為行為的非主流化,被後人稱為“Infectedgeneration“或者“BeatGeneration”,這一影響持續了近10年。由於這次泄露事故,米國幾乎銷毀了所有z-virus,並且禁止研究相關病毒用於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