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4章 計算機的智力會超過人嗎(1 / 1)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或聽到一些這樣的報道:用計算機又實現了對什麼什麼過程的控製;用計算機駕駛飛機、跟蹤導彈、監測衛星;用計算機給學生上課、給病人看病、與棋手下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輔助製造;用計算機輔助決策等等。計算機家族裏的機器人還可以代替人類去幹那些危險的、不適合人類幹的活,到那些危險的、人類不能去的地方去探險。如此看來,計算機即聰明又勇敢,什麼都行,什麼都會,具有超人的智慧和力量。況且,在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幾乎天天有新東西出現,天天有更先進的計算機軟、硬件新產品問世。照此發展下去,有一天,計算機的智力不是要超過人的智力了嗎?為了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讓我們先來看看計算機的智力是從哪裏來的。

實際上,一台隻有硬設備的計算機,在給它配備上程序以前,隻不過是一個聰明的傻瓜:反應靈敏,卻不會動“腦筋”,什麼也不會幹。當人們想要用它幹什麼事時,必須把要它幹的每一個極微小的步驟用編程序的方法告訴計算機,用編好的程序教給它幹什麼,應該怎麼幹。如果編程序的人稍微疏忽,忘記把某一個微小的細節編在程序裏告訴它,它就會犯錯誤。

因為計算機決沒有能力主動發揮,去做人們沒有教它做的事。比如說一個會走路的機器人,給它編製一個向前走20米的程序,它便嚴守向前走20米的命令。如果它站在一條不足20米的走廊上,即使撞了牆,它也會拚命向前走,決不會“想”到提前拐彎或停下來。隻是在人們給它裝上感知撞牆的傳感器,並編好程序告訴它:在接到傳感器撞到牆上的報告後立即拐彎,這時,它才具有撞牆以後拐彎的能力。這是計算機“笨”的一麵。另一方麵,由於計算機具有極高的反應速度,同時又有足夠大的內存容量,還有更大的外存作為補充,它可以記憶大量信息,又可以在需要時快速反應。當人們給它裝備上各種專家係統程序包時,它便成了這些方麵的專家。每一種專家係統都是許多人智慧的結晶,係統裏包括許多曆史的經驗和數據。當係統運行時,計算機憑借它的快速,迅速作出判斷。它的記憶能力是人所不及的。記憶力再好的人也有記錯和遺忘的時候,而計算機絕對準確無誤。當這個專家係統是對抗係統時(比如下棋、打橋牌等),由於係統集多人的智慧而成,所以一個人往往不是它的對手。從這一點上說,計算機比人要“聰明”。況且它還可以裝備不止一種專家係統;而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樣樣都精通。因此,計算機又顯得比人有“學問”。但這裏所說的人,都是指某一特定的個人。歸根到底,計算機的一切程序都是人編製的,因此它的一切聰明和學問都是從賦予的,是人類總結了自身的經驗讓計算機記住,並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方法教給計算機,讓它也這樣地來思考。所以,計算機的“智力”永遠不會超過人類的智力。人類不具有的思維方式,它也不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