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南郊,有一個小鎮,名叫周口店。它本來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普通地圖上都找不到它。可是,就是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卻埋藏著曆史學和考古學的一個偉大的寶庫。
周口店西大約1公裏的地方,有一座山叫龍骨山,山上有個大岩洞。當地采石燒炭的工人最早發現在這個洞裏有一些奇怪的野獸骨頭。消息傳出後,一位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來到這裏,經過工人的指點,發現了這個古老的文化寶庫。從1927年開始發掘直到今天,這座寶庫的謎還沒有完全解開。
這座文化寶庫記錄的是我們的祖先——“北京人”走過的生活道路。需要說明的是,這裏說的“北京人”,是指遠古時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和現在的北京人可不是一回事。
北京人已懂得用火
原始的“北京人”大約生活在四五十萬年以前。它們既像猿,又有一些人的特征。
根據考古發現,“北京人”的長相是:前額低平,兩個連在一起的粗大眉骨就像房簷一樣遮著眼睛,顴骨很高,鼻子扁寬,嘴巴向前伸,沒有下巴,牙齒粗大,腦殼比現代人厚一倍。腦子隻有現代人平均腦量的80%,胳膊和現代人差不多,腿還有點彎曲,最主要的是“北京人”已經懂得得使用簡單的石頭工具和火。
特別是“火”的使用,不僅使“北京人”吃到了熟食,冬天還可以取暖抗寒,大大增加了原始人和大自然鬥爭的本領。而吃熟食更容易消化,因此身體已越來越強壯,向現代人的進化也更迅速了。
從這些已經發現的情況中不難看出,“北京人”是人類曆史上的一座裏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