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羅斯福就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發表無線電廣播講話,這是羅斯福聯係群眾的一個固定方式,被稱為“爐邊談話”,麵對危機感還沒有完全消失的情形,他說:“我向大家保證,把你們的錢存在重新開業的銀行裏,要比放在床褥子下麵更保險。”6月,國會頒布法律,凡是存款位於5000美元以下的,一切風險由國家承擔,並且成立兩磅儲備局,對銀行24小時實行監控,進一步擴大聯邦政府管理貨幣和信貸的權力。比如設立調查小組,對金融界的可疑活動進行嚴格調查;通過1933年銀行法也就是格拉斯·斯高蒂爾法,讓商業銀行與其附屬的投資公司相分離,防止從事任何投機活動;通過證券信實法等。以上這些都是聯邦幹預經濟的有力步驟。到4月份,這些措施果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存回銀行的通貨已經達到了十多億美元。
羅斯福在整頓銀行的同時,另外采取了一係列加強美國對外經濟競爭地位的重要措施:禁止私人儲存黃金及黃金證券,美鈔停止兌換黃金,放棄金本位,美元貶值40·94%。羅斯福的這一套敢於打破美國習慣勢力和傳統觀點的行為,使得美國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大幅度獲得提高,得到了金融巨頭們的支持。摩根就曾公開發表聲明讚成放棄金本位和美元貶值。整頓金融起到了疏導國民經濟生活的血液循環係統的作用。
在“百日新政”的改革中,最重要的兩項措施就是農業調整法與全國工業複興法。
農業調整法是羅斯福企圖將農業納入某種計劃軌道的一項嚐試。這是由農業部長亨利·A·華萊士和農業巨頭們經過幾次會談後產生的,1933年5月10日首先由國會通過,5月12日再經總統簽署批準。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固有的生產社會化與私人所有製之間的基本矛盾的規律的作用,調整農業不得不通過大規模破壞生產力來進行。這就是用“減耕”的方式來解決農產品“過剩”的問題,用“計劃”種植來改善“自由”種植。它的中心內容就是限製幾種主要作物的生產,給予農場主一定的補貼。根據1933年5月農業調整法,采取了下麵的一些措施:
1933年和1935年,在實施了兩次農業調整法後,農產品價格得以提高,從而農戶隨之得到提高。1932年,農戶收入為18億美元,到了1936年農戶收入增長到50億美元。盡管如此,在全國有千百萬人食不果腹的時候,卻不得不采取毀滅糧食和犧牲牲畜的方法來保證收入和利潤,這點簡直太不可思議了。這分明是將負擔全部都轉嫁到了消費者的身上。用大規模破壞生產力來對付生產過剩引起的經濟危機,明顯地說明了資本主義製度的腐朽和荒謬。
1933年夏天,“藍鷹”計劃是羅斯福開展工業複興運動的一個新嚐試。他宣稱,全國工業複興法是“美國國會製定的最重要也是最具有深遠意義的立法。”凡是接受這個複興計劃的企業,國家都會辦理一個藍鷹標誌放在明顯的位置上。在“爐邊談話”的時候,羅斯福對藍鷹做出了詳細的解釋:“在朦朧夜色裏行軍打仗的時候,同一個組織的士兵們都在自己的肩上佩戴上一個耀眼的標誌,以免誤傷自己人。同樣的道理,大家在實行複興計劃的這段時期,都要認清對方,不要傷害了自己人。”
由於各方麵的壓力,很大一部分企業自願或被迫參與到“藍鷹”運動中,不同行業製訂了共計750種的本行業“公平競爭”法則。他們勉為其難地接受了羅斯福的解釋:“要是在每一個互相競爭的集團內所有的雇主都同意付給他的工人們同樣合理的工資,並且規定同樣合理的工時,那高工資和短工時就絕不會傷害到任何一位雇主。不但如此,這樣比失業和低工資對雇主還要更好一些,因為這會使得更多的買主爭相去購買他們的產品,這就是工業複興法的真正核心和簡單概念。”在勞工權利這方麵,資本家認為羅斯福的辦法是將工人當中蘊藏的不滿情緒和巨大能量引導到“法律範圍”的軌道上來,也是能夠理解的。但隨著經濟危機日漸緩和,市場的某種複蘇,企業界與他們的政界代言人對複興法的勉強支持,很快就變成了尖刻的反對。1935年5月27日,這種反對在最高法院判定全國工業複興法違憲達到了高潮。
全國工業複興法並沒能將羅斯福所期望的複興工商業的目標全部實現,但是,美國工人運動某些鬥爭成果通過這個法律起到了某些效果。就像南方企業參與這次複興計劃中後,雇傭童工的現象就消失了;關於工人們的工作時間和工作報酬也都得到相應改善,這極大地鼓舞了工人們的信念和信心;對工資低、勞動條件惡劣的血汗工廠,製定了一定的整頓和製裁製度。並且,根據這次計劃,工人還組織了自己的公會來維護自己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