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千古之謎探源頭——宇宙的起源(2 / 2)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到一些宇宙深處的星體,這些星體大概形成於宇宙誕生後的5億年內(約130億年前)。然而,這些星體的數量,卻遠遠少於科學家們原來的估計。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這些照片,可以說明以下兩點:要麼大爆炸發生後,恒星物質的形成,並沒有科學家們原來設想的那麼積極,這與現階段通行的理論相悖;要麼當時的物理環境,與現在的截然不同。

根據許多科學家數十年來一貫支持的大爆炸理論,我們的宇宙大約誕生於140億年前。按照該理論的解釋,宇宙形成於140億年前一個體積極小且密度極大的物質的爆炸,爆炸發生後噴發出微粒物質和能量,也正是從那時起,才開始產生了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在大爆炸發生前,既沒有物質也沒有能量,當然也沒有生命。

近年來,大爆炸理論已經不止一次地遭受科學家們的種種懷疑。

宇宙大爆炸僅僅是一種學說,它是根據天文觀測研究後得到的一種設想。大約在150億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質都高度密集在一點,有著極高的溫度,因而發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後,物質開始向外大膨脹,就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宇宙。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複雜的,現在隻能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描繪過去遠古的宇宙發展史。在這150億年中,先後誕生了星係團、星係、我們的銀河係、恒星、太陽係、行星、衛星等。現在我們看見的和看不見的一切天體和宇宙物質,形成了今天的宇宙形態,而人類也就是在這一宇宙演變過程中誕生的。

4.宇宙大爆炸經常發生嗎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002年4月25日的報道,美國普林斯頓大學一位物理學家根據天文觀測的結果——宇宙還在不斷地加速膨脹,提出一種新的宇宙理論。他們稱一次次的宇宙大爆炸,在過去和將來一直在發生,我們目前的宇宙隻是這一連串大爆炸中的一個。雖然每次宇宙大爆炸的過程極其漫長(超過1萬億年),但通過對此理論所預言的重力波的觀測,人們有可能在幾年內,初步驗證此理論是否正確。

報道稱,在過去5年,宇宙還在不斷膨脹,這一奇怪的現象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宇宙會不會消亡

對於宇宙最終會不會消亡這一問題,科學家們的意見並不一致。一種觀點認為萬物無永恒,宇宙將會消亡。另一種觀點認為宇宙有始無終,將會無限膨脹下去,宇宙不會消亡。

持“宇宙滅亡”論的人認為,根據大爆炸理論,宇宙最終的命運將取決於兩種相反力量的持久而激烈抗衡的結果。一種力量是宇宙的擴張力,另一種力量是宇宙中所有星體之間的相互引力。如果引力足夠強大,使得擴張處呈停頓狀態,那麼宇宙就注定要爆炸,最終會在一團火球中消亡,從而造成與大爆炸相反的“大坍塌”。如果引力不夠強大,擴張占優勢,則宇宙又將會變得令人難以忍受的又暗又冷,各星係內的星球最後形成黑洞、黑矮星或中子星,在1萬億年後,宇宙也會消亡。

“宇宙不滅”論的代表人物是霍金。霍金認為宇宙最初像粒豌豆懸浮在無序的真空,豌豆狀的宇宙在大爆炸前的瞬間經曆了被稱為“暴脹”的極其快速的膨脹過程。霍金推斷:宇宙有始而無終,將會無限地膨脹下去,而不是像一些天文學家所說的那樣,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在引力作用下收縮而趨於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