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董家莊園(1 / 2)

董家莊,嚴格的應該叫董家莊園,它是以董家莊園為中心,在東西兩側建村,形成一點兩線的條形地帶,這些都屬於董家莊的範圍。

為了區分,人們把東邊的那一片稱為東莊,西邊的稱為西莊,中間還是稱為莊園。

除了莊園外,東西二莊住著的都是董家的佃戶,也就是靠租種董家土地過日子的人家,因此董家是他們的大東家。實行保甲製後,董家家主又被官府定為這裏的保長,又多了一種身份。

董家數代居住此地,家族的展也是緣於這裏,中間雖有數個旁枝,隻是他們或搬遷、或沒落,到董均做家主兼保長時,已大不如從前了。

看到家族逐漸凋零,董均不甘心沒落,他雄心壯誌地娶了數房妻妾,試圖重振家族。然而,想法與現實總是脫節,董均與這些妻妾盡管努力,卻隻開花不結果,女兒生了一大堆,兒子一個沒有。

沒有兒子,董均不但雄心未果,還麵臨亡家的危險,他開始心慌了。

吃藥針灸不算,董均甚至去燒香拜佛,試圖用這種方式祈求有得後人。

好在上庇佑,總算成就了董均,到四十三歲時終得一子,起名為董成。

董成長大,倒還可心,十六歲考中秀才,十九歲中了舉人,一路行來順風順水,下一步隻要考中進士,就可以等待候補,混個官職。

隻是未等他參加後續的科考,一次偶然的機會竟被應府知府看中,知府既喜其人又愛其才,便收到手下做了個文案,至於科考一事也事先明,並不受影響。

董成起初幫知府起草起草文書,管管檔案,一切不算好也不算差,可是某一日,他與知府姐不經意間遇到,又被姐看中了。

姐看中,知府樂意,董成也滿意,這門親事自然是成,不料,當知府提出了招董成作上門女婿時,身為獨子的董成猶豫了。

知府強迫、董家強硬,雙方竟僵持起來。

後來還是因知府姐的哭鬧,知府終於想出一個折中的方法,那就是讓董家搬到南京府,這樣兩家既可結成秦晉之好,又相距較近,方便走動。

董家莊園是祖業,董家雖然不願意放棄,但是為了兒子,還是決定搬遷。

搬遷雖是大事,卻難不道董家之人,畢竟他們人多勢眾,多找些車馬就可以完成。

諸事好辦,不過是錢多錢少而已,唯獨名下近百名佃戶是個頭疼的事情。

董家多年來靠他們才維持下來,如今要走了,心中自然割舍不下,甚至擔心他們以後會忍饑挨餓、流離失所。

不知道買家是何心思,也不知道對方買地來幹什麼?董家能做的隻能在買賣時提出要求,把保障佃戶們有地種做為一個必要條件,否則買賣免談。

是這樣,董家也知道,他們一拍屁股走人了,對方萬一不執行約定也無可奈何,隻是他們能做的隻能這樣了,那些後事就聽由命吧。

一個的條件,看似不起眼,實則作用不,就是董家也沒料到會有那麼大副作用。半年時間過去了,大部分董家人也搬走了,可房和地仍然無法賣出去,不用,都是這個附加條件惹得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