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教頭指揮得當,此番行動你當立功。”一看到吳玠,高峰便誇讚了一句。
“這都是大人給的機會。”吳玠訕笑一句,又神秘地道:“大人,這次我們大財了。”
“有多大?”高峰不由得好奇,一般的錢財吳玠應該看不在眼裏,他既然這麼肯定不會少。
“大人你猜?”吳玠賣了個關子。
高峰淺笑一聲答道:“十萬貫。”
吳玠笑著搖了搖頭,道:“光銅錢就有十多萬貫,還有更多的金銀珠寶,估計下來價值得有五十餘萬貫。”
“這麼多。”連高峰這種視金錢如糞土的人物聽了也不僅暗暗咂舌。他怎麼也想不到湖爺會有如此雄厚的家底。
五十餘萬貫,可不是個數目,豐’縣之前的年收入不過三十萬貫,現鹽礦後也才達到五十萬貫,整個大宋似豐’縣這般的縣府比比皆是,有些甚至還不如,也就是這筆錢相當於兩至三個縣城的年收入了。
有如此多的錢,湖爺還不知足,可見其有多麼地貪得無厭,若是他坐享其成,幾輩子也吃不完。就是招兵買馬,不做那些惡事,也能做大做強。
可憐他不知收斂,更是犯在了高峰的手中,這才有錢沒命用。
高峰突然感覺到一件事好笑。要是當地官府知道湖爺有如此厚的家底,會不會還貪圖那一點利,不派兵剿殺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誰看到這批錢財都會眼紅,而且匪徒在自己地盤上為惡,完全是師出有名,自然要不遺餘力地剿殺,那種結果可是名利雙收的大好事。
可惜當地的官府被一些利收買了,這才便宜了高峰,若是事後知道,定會後悔終生的。
對於這批錢財的來源,高峰心中多少有個大概。少部分應該是在當地掠奪的,大部分還是來源於那艘搶劫的官船,也就是,是那名貪官搜刮來的。
一名官員,借花石綱的名義居然能搜刮如此多的錢財,可見江南的情況有多麼地惡劣,如此情形若還不能激起民變才是怪事。
整個事情在腦中轉了一圈,高峰打定了主意,於是對吳玠道:“吳教頭,讓人把錢財全部搬走,除拿出部分按功行賞外,其餘都拿去買糧食。”
“都買糧食?”吳玠一下子轉不過來了,五十萬貫買糧食足有近十萬石,要那麼多糧食幹什麼?
“對,都買糧食。”高峰不容置疑地道:“是該備些糧了。”
看高峰的肯定,吳玠在這方麵又不太懂,於是就答應下來。
高峰卻接著對吳玠笑道:“吳教頭,我現咱們又多了一門生財之道。”
“什麼生財之道?”吳玠納悶起來。
“打劫。”高峰簡單地答道。
“打劫?”吳玠更加不明白了,他可不認為高峰會如匪徒般去打劫。
高峰解釋道:“你看,現今各地匪徒群起,他們或聚嘯山林,或占據湖泊,皆是為害一方的蛀蟲,在此過程中肯定累積了不少錢財,若我們把他們收拾了,算不算是一種生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