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東會館(1 / 2)

民國19年的春天,上海山東會館。

王楓:“剛到上海,盤纏行李被盜,還請老鄉接濟一下。”摔下山崖穿越到上海的王楓小心的開口道。

對麵的一個長袍馬褂的經理大量著王楓:“請問老鄉家在山東何地?”

這個問題倒是把王楓問愣住了。

穿越到上海,閑逛30年代的上海,轉到了山東會館,就進來求助了。了解曆史的王楓知道,在這個時代,各地會館是初到上海的外地人的一個很好的平台。隻是最簡單的問題卻把王楓難住了。造假很快就會露餡的。

“很小就離家了,隻是知道是魯南一帶。”

“算了,我知道我這樣回答,實在是無法令人相信,那麼,再見,麻煩你了。”

王動說完就起身要走。

“等等,我相信你了,說吧大概需要多少接濟。”

“為什麼?”

“一個騙子不會,編不好台詞就來行騙,另外一個騙子也不會穿一身奇裝怪服來行騙。”

“在下陳石川,請問老弟大名?"

四十多歲文人模樣的經理很溫和的道。

“王楓,還請陳兄多多關照。”

“如果可以的話,請資助500大洋,1個月後歸還1000。”

陳石川是個很自信的人,很是相信自己看人的能力。眼前此人的服裝料子和手工都是很講究,談吐利落,必不是小門小戶人家。如果對方開口借10個大洋,陳石川可能隻會給5個大洋打發了事。對方借500大洋做臨時生活費,陳石川已經把對方當做貴公子了。

“不知500大洋,老弟是否夠用,先拿1000大洋用吧!”

“好,謝謝陳兄,我最近在會館住一段時間方便嗎?”

這下更合陳石川的心意了:“當然方便,我們會館本來就提供吃住。”

躺在會館的頭等客房裏,看著手上的1000大洋支票,王楓才想起一件事情,在這個時代1塊大洋是相對於後世200-300人民幣的,也就是說這1000大洋差不多就是後世25萬人民幣吧。

這個陳石川還真是有魄力,幾句話就借給自己了。小康靠勤儉,大財靠運氣,這個陳石川真是個有大運之人,怎麼就知道自己能很快發財呢?隻是1000大洋能做些什麼呢?邊想邊順手拿起了桌上剛送過來的當天報紙。

民國19年5月8號,接下來幾大報紙都是關於中原大戰的各種消息。總的來說在5月8號來看,總的形式對蔣是不利的,中央軍受到桂係,晉係,西北軍三路夾擊,東北還有意向不明的東北軍。這時中央日報上的一篇勸買政府債券的文章引發了王楓的靈感,還有什麼能比自己這個知道曆史走向的人炒作政府公債來錢更快的啊。

“來人,幫我叫輛車,送我去公債交易所。”

在這個保證金交易盛行的時代,如果判斷準確,賺錢真是很快。一陣繁瑣的手續過後,王楓拿到了9500大洋的公債買進合約。

接下來的幾天,王楓泡茶館,舞廳。1個大洋可以在茶館坐一天,1個大洋可以請一個舞女跳10-20支曲子。在這個時代大洋的購買力還是很可觀的。

盡管陳石川完全相信自己的判斷,不過還是派人悄悄的跟住了王楓,監視著王楓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