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傳統的推論與大膽的假想
“單從年份上來看,確實如此。”
托卡西亞緩緩的摘下眼鏡,用眼鏡布認真的擦拭,緩緩說道。
“根據地質年代的理論,年代越久遠的地層下陷越深,越難以被挖掘,除非經曆強烈地震、海底火山爆發或是其他不知名的地下力量作用等地層活動,才有可能將以往深層的地層重新翻出地表。”
“是的,請老師繼續指點。”
奎斯特仍不明白其中含義。
“如果這裏曾經有過地震或其他地層運動,那麼除了第三發掘場,在其他發掘場也可能會發現同屬300萬年前那個時代的相關地層化石。可是,目前並沒有發現。”
托卡西亞說道:“能將300萬年以前地層出現的化石翻過來的地震必須是史前非常劇烈的地殼活動,甚至能影響到我們泰瑞斯大陸,才能有這樣形態的地質變動。
而這樣規模的地震,目前我們的發掘隊並沒有發現。當然可能是我們還沒更縱深發現往下的地層化石,因此要督促大家要保證工作進度,不可懈怠。”
“是,明白。”奎斯特說道。
“賽格斯族雖然身型高大,卻不代表他們粗魯莽撞,他們與精靈並稱為泰瑞斯最智慧的兩大種族。
他們善用心靈感應,自己族人多用心靈溝通的方式交流,與其他種族對話則使用通用語。
在各個國家設立的權威大學院和研究機構中,有關心靈課程的導師幾乎全是聘請賽格斯族人來授課。”托卡西亞繼續著他對賽格斯族作過的研究。
“他們曾經建立的偉大共和國在“冰雪時代”被巫妖王的軍隊毀滅,後來由於族人分散在世界各地,賽格斯族至今仍難以聚集統一。
因此如今隻在中部達柯爾山脈的山峰間建築自己的居所,也在精靈的森林王國領土中劃分出一些為他們的自治區。
近年來,傳聞他們的高等研究團隊在生物複製和分裂技術上取得重大進展,各強國都開始重新矚目在這批自稱為“舊共和國公民”的種族上,希望拉攏他們取得技術合作。”
“老師的研究前無古人。”奎斯特佩服道。
“考古研究,可不能隻是憑現有的經驗和發現來進行研究。”
托卡西亞從他帶來的行李中,拿出一本厚書——《泰瑞斯史記》,擺放到桌上,眯著眼睛一邊翻一邊說。
“我年輕的時候,就是皇家圖書館最叛逆的學生,對一切知識都保持懷疑的態度,每天除了聽課,卻總是在畫一些奇怪的幻想畫,想象著將來有朝一日,能像那些探險小說裏的冒險家一樣發現偉大的遺跡。
青年時代,我被我的曆史學導師弗蘭克?德?馬爾克斯發掘了我的才華,啟發了我天生的物質分析能力,傳授給我許多知識。
但他最賞識我的,就是敢於打破現有思維格局,大膽想象的才能!”
“是的。”
奎斯特不是第一次聽老師的這些故事了,事實上,很多典故他都已經能背了。
“僅從年代和表層物質分析程度來判斷,這是我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對這塊化石作出的推測。”
托卡西亞開始說到重點:“但我從這三天來對化石的細節研究中發現,這塊化石中含有細微的顆粒,這些顆粒並不與化石本身一樣是來自與幾百萬年前,它們的年代並沒有那麼久遠。”
“經過您的測定,這些顆粒的年代距今大概有一萬年曆史?”
奎斯特有些領悟了。
“是的。這些顆粒可能來自一些衣物纖維的碎片,也可能是其他的一些物件的碎片,具體目前還不清楚。
但有一點我可以大膽猜測,這也許跟賽格斯族有關,而且時間大概是在舊共和國覆滅前後的時期。”
托卡西亞翻到了《泰瑞斯史記》中記載有關賽格斯族的曆史的章節。繼續說道。
“我之所以敢這樣猜想,是因為這些顆粒,和我二十年前在野蠻人的沙漠地區發掘珈嵐帝國遺跡時所曾經發現的一些類似顆粒相似,後來那些從沙子中拿回來的顆粒在皇家考古協會鑒定,並得出結論,那是遠古時代賽格斯族的古代遺物。
而如今再次發現相近的顆粒,令我重新回想起一萬年前那個年代的曆史。
巫妖王的亡靈軍團四處入侵各個種族的土地,冰魔給整個世界帶來寒冰和封印,據說賽格斯族的精英階層在首都毀滅之後也被冰魔屠殺殆盡了。現存的賽格斯後裔是由當時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繁衍而來,他們並沒有繼承舊共和國時期賽格斯族精英階層所傳承的知識和技術。”
托卡西亞的眼睛裏似乎看到了往昔的曆史場景···
“但史學界也有另一種推論,當年這些心靈溝通的專家並沒有全部隨著首都一起滅亡,其中有一部分人躲過了冰魔的屠殺,並通過改造地精的飛艇逃亡到了天空,並繼續在達柯爾山脈中一些高聳入雲的頂峰中修建‘雲中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