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火並
《鄭伯克段於鄢》是《春秋》中的名篇。主要講述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年)鄭莊公同其胞弟共叔段之間為了奪國君君權位而進行的一場你死我活的鬥爭。鄭莊公設計並故意縱容其弟共叔段與其母武薑,其弟驕縱,於是欲奪國君之位,莊公便以此討伐共叔段。莊公怨其母偏心,將母親遷於穎地。後來自己也後悔了,又有穎考叔規勸,母子又重歸於好。
王士珍的意思就是讓對手犯錯,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將對手鏟除了。袁世凱也是飽讀詩書之輩,自然明白王士珍的是什麼。他對這樣的回答很是滿意,便老神在在的地道:“那一切就交給聘卿了。”
現在在北京城裏麵的,最要就是三大勢力。其中最強的,當然是以袁世凱為,下麵有著龍虎狗和一大票幹將的北洋軍。最弱的則是董福祥的甘軍,本來董福祥帶進北京城的軍隊就隻有一萬出頭。甘軍士兵雖然軍紀敗壞,但是驍勇敢戰之處並不在北洋軍之下,每次戰鬥都是傷亡慘重,所以現在就隻剩下了七八千。而在北洋軍和甘軍之外,還有一股名為宗社黨的勢力。
宗社黨嘛,自然就是跟滿清皇室有關了。雖然還沒有正式掛出這個牌子,但是那些主和派的大臣,還有很多的滿清青年貴胄都加入其中,攪和了在一起。這些人以清皇室貴族分子良弼、毓朗、溥偉、載濤、載澤、鐵良等為骨幹,很是敵視甚至是仇視在北京城中擁有著最強軍事力量的袁世凱。有好些個人在背後給那位袁宮保取了了“活曹操”的外號,他們對袁世凱的態度,光是從這個外號裏麵就可見一斑。
就像是王士珍和袁世凱所估計的那樣,這些人現在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的急得團團轉。滿人到了現在這個地步,還能在名義上統治著這數百萬平方公裏的老大帝國,靠的就是大義的名分和慈禧過人的手腕。
現在民族主義的浪潮正在湧起,大義的名分被“驅除韃虜,恢複中華”的口號打擊得搖搖欲墜,早就糊弄不了下人了。他們唯一的指望就是垂簾下數十載的老太後,靠著威望和政治手腕,還能讓各地的督撫們老實地雌伏。可是,現在慈禧太後死掉了。緊接著,連光緒皇帝也死掉了。
這樣一來誰d還會理他們這群落水狗啊!便是董福祥,在聽了太後皇帝雙雙斃命的事情之後,也是立刻就緊閉了軍營,擺出了一副我不是好惹的別來打我的模樣。
所以,良弼等人就不得不考慮一個問題:接下來,他們該怎麼辦?等著活曹操將他們一點一點的排擠出這個國家的決策層嗎?
我們知道,任何反動勢力都是不甘於就此退出曆史的舞台的。就算是一隻雞,在被殺的時候也要“咕咕咕”地叫上幾聲的。良弼等人雖然是滿人,怎麼的也比猴子要強上許多的。如果刨除了滿漢之別,單就個人能力來,作為宗社黨中堅人物的良弼還是很不錯的,當個團長什麼的是綽綽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