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家少年新安洲是東樂大陸三百州中的一個小洲,也是晉國四州的一個小洲,地處極北之地一年四季寒風淩冽,人們常年生活在風雪之中,這也導致了新安洲民風彪悍。印家村是新安洲永安縣中的一個小村,滿打滿算也就十來戶人家,之所以叫印家村是因為這十來戶人家都有一個姓氏,都是印式子弟。印姓家族曾經有過一段非常輝煌的年代,傳說印式家族的八百多年前曾經出現了一個武學奇才,四十歲就突破武者的先天境界,在一次去王城接受冊封時被一個路徑王城的上仙收為記名弟子從此踏上了修真之路。然而八百年過去了,滄海桑田,時過境遷,那時候的跺跺腳王城都要顫一顫的家族如今隻能在這極北之地默默的生存。之間發生了什麼也隻有印式代代相傳的組長才有所了解吧。在晉國武學鼎盛,素有以武治國的理念,這裏每個人拿出來都會打出一兩個拳法。在百姓看來如果你不會一兩種武學,那麼就不配稱自己是晉國人。太陽初升,對於印家村的百姓來說新的一天又開始了。今天天氣還是不錯的,至少三天前開始下的那場暴雪已經停了。雞舍裏的紅毛大公雞喔喔喔的打鳴聲回蕩在村子中頓時給這個寧靜的村莊來了了些許的生氣。“咯吱”“咯吱”房子的開門聲響起,接著便是十來個穿背心短褲的半大少年飛快的衝出家門跑向村口的廣場上。這些少年大約年齡都在十歲左右,大一點的十一二歲,小的也是七八歲的年齡。當少年們跑到村口的時候,這時村口早有一個雄偉的男人站在雪地中,遠遠的看著就像一個銀鬆樹,挺拔而蒼勁。遠處的少年們看到這個挺拔的身影腳下的步子更加的大了,沒出多久便來到了這個男人身後,並且拍好的隊形,從大到小,整齊而有序,顯然這不是第一次了。男人慢慢的轉過身來,劍眉星目,眼睛不大但卻異常閃亮。默默的看著麵前在他眼裏尚顯稚嫩的孩子們,孩子們也在看著他,他不說話,孩子們也不說話,就這樣對視了十息左右。男人大嘴一咧,頓時破壞了此時的氣氛“娃子們,早上好啊。”聽到這話,孩子們也活潑起來,齊聲喊道“鐵教練好。”這個男人叫印鐵,是印家村唯一一名後天境界巔峰的強者,這在十裏八村中也是鼎鼎有名的存在,這也導致印鐵成為了教授孩子們武學的教練。“娃子們,我印家祖傳功法寒冰決在此之前我早已經教給大家了,今天還是我教大家寒冰訣的配套掌法寒冰掌,盡管這隻是低級武技,但是大家努力跟我學,早晚大家也會成為強者。”聽到這話,少年們都非常激動,學習寒冰訣已經快一年了,寒冰訣的真氣運行路線早已經熟記在心,一年的時間每天都是打坐練功,既枯燥又無味,少年們早已經有些厭倦了,盡管非常希望鐵教練教授他們武技,但心裏也知道沒有深厚的真氣武技學了也是白學,所以隻能咬牙刻苦的打坐練功。今天聽到鐵教練這麼一說,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寒冰掌,是寒冰訣的配套武技,隻有修煉到真氣煉肉才能真正學習這門掌法,也隻有這樣,在學習掌法中才可以壓縮狂暴的寒冰真氣,介時一掌打出。”聽到這話,孩子群中有一個少年麵露遺憾之色,低下頭站在隊伍最後,看上去弱不禁風。很顯然他的真氣修為還不到煉肉境界。練武包括五個層次開始煉皮,源源不斷的真氣通過皮膚進入到身體丹田內,隻有打開身體的全部皮膚,才可以稱為練皮境界。其次煉肉,煉皮一過真氣融入到血肉中,保持血肉的旺盛,這將給武者帶來強大的力量。接下來便是煉筋和煉骨了,這個階段真氣慢慢滲透到筋骨中,使筋骨更加堅硬,這也是武者們常說的鋼筋鐵骨。最後一步則是煉膜,真氣通過筋骨進入骨膜,使全身真氣融彙貫通,那麼你也就是後天境界的強者了。孩子們轉頭看到隊伍末尾那個瘦瘦小小的玩伴時,心裏都不是滋味,許多人已經出言安慰開來。在大家的安慰下,不一會便麵露堅毅之色,小小的拳頭緊緊握住顯然不服輸的勁頭充斥心間。瘦小的少年名字叫印林,自小父親便去世了,是母親靠刺繡和鄰裏的幫襯一把拉扯大的。盡管今年才八歲,但是自小的清貧生活使印林過早的成熟起來,每當看到母親粗糙充滿裂紋的手,小小的心裏便會默默的下定決心,以後一定要成為強者,封王拜相,給母親更好的生活。“小林子,不要氣餒,你還小慢慢修煉以後鐵叔手把手的教你掌法。”“鐵叔,我會努力修煉寒冰訣的,我要成為強者,讓母親過上好的生活。”抬起頭仰視著麵前這個印家村最強的男人,堅定的聲音從印林口中傳出。看著麵前這個瘦小但是堅毅的少年,印鐵身體狠狠的一顫,目光看向身高還不到他腰部的少年,心裏默默的說“我相信。”“好了,娃子們現在開始我來教你們寒冰掌。都站好了,我來給你們打一遍寒冰掌。寒冰掌一共九式,一式比一式強,一式比一式精妙,練至大成,出手掌風淩厲,掌心之中蘊含壓縮後的寒冰靈氣,觸至對手,靈氣瞬間噴發,可冰凍對手。”一邊說著,印鐵雙腿分開,紮了結實的馬步,左右開弓,寒冰掌虎虎生風的打出來,第一式,第二式,直至第九式,轉身弓步上前,一掌打在看村口的銀鬆樹上,隻見右掌與樹幹接觸的部位,瞬間覆蓋上了一層冰層,而且還在向四周緩緩的蔓延。周圍的少年看著樹幹上的冰層目瞪口呆,小眼睛一眨一眨的閃閃發光,顯然是激動壞了。瘦小的印林同樣是看在眼裏,小拳頭一握“我以後一定要向鐵叔這樣成為強者,一定會,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