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後記(1 / 1)

今年4月底,天津社科聯熱情邀請我編寫一本關於科技文化的叢書,正好有一段空閑時間就答應了。也感謝這本小書,是它陪伴了我初到美國的那段難忘的適應階段,人生地不熟,還有對家人的思念,是它轉移了我的注意力,讓我的心無旁騖,減輕了不少鄉愁。初到紐約,沒有什麼資料可查,多虧了我的妻子,她耐心地幫我把一些材料發給我。還有我的很多同學和研究生,他們沒少為我跑腿幹活。發自內心地感謝大家!還有我的兒子,他還每天劃一道記號,為爸爸數著離開中國的天數。讓我感動!我要感謝我們單位——南開大學哲學院的推薦和支持。還要特別感謝李建珊教授,他熱情地幫我寫了序言,但後來由於叢書體例的統一問題,割愛了,在這裏特別感謝李老師的支持!天津大學韓永進教授對書稿做了審讀,並提出許多寶貴建議,在此表示感謝。說是一個後記,其實不如說是致謝。離開家,離開中國的這段日子,我更感到了真心、愛、親情和友誼的價值和意義。感謝大家的幫助,感謝這段經曆,感謝生活裏的每一個人!

本書的編寫得到了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市社聯”)黨組書記、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家祥先生,專職副主席、研究員張博穎,原副巡視員、秘書長陳根來等同誌的直接指導和全力支持。他們在本書的寫作內容、特點等方麵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議,張博穎副主席還對書的最後部分作了補充。市社聯科普處處長華敏、副處長劉暉在編輯撰寫過程中進行了大量的組織聯絡工作,市社聯科普處副處長榮榮和楊鴻梁、王銘徽,市社聯鑫聯谘詢服務中心宿希舜,天津師範大學趙瑞傑等同誌也參與了書稿的編輯工作。在市社聯領導和同誌們的支持、指導和幫助下,本書凸顯了科普類圖書知識性、可讀性和科學性的特點,使內容更加貼近生活,從而增色不少。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謝!

本書還得到天津市科委、天津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天津古籍出版社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並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本書著者

201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