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不能直接跑金拱門去廝混,順帶拿個奧斯卡格萊美的吧?
老拿人家外國獎項證明自己也挺沒勁...好吧,這很刺激!
......
不提部分網友的獵奇想法,經曆了喧囂,閔學這一空下來,頓覺“空虛寂寞冷”,就想著安靜的補充點養分。
方法嘛,沒錯,就用人類的精神食糧,書籍。
別問那案子怎麼樣了,什麼Hope,他提都不想提。
餌都下了這麼大了,魚就是不上鉤,這還讓他怎麼往下演?
算了,順其自然最好。
閔學也知道估計是自己玩的太嗨了,反而讓人不敢輕舉妄動。
於是演唱會結束後的整個夏秋季,閔學每天泡在書海,所有邀約一律推掉,渾然不理外事。
這導致他那三百平的房子,有麵牆被特意改裝成了巨型落地書架,並差點被他不斷網購回的書給堆滿。
期間,研究成果斐然,彙報如下:
《係列殺人犯犯罪心理分析》、《報複犯罪的心理分析》、《刑事偵察中的犯罪動機分析》、《偵察中的思維障礙及其排除》...
哦是的,閔學看的書還是犯罪學方向,也沒誰規定辭職後就不能進行學術研究了不是?
何況在一些人看來,這才是他內心的最真實反應啊。
曾經那麼熱愛刑偵的人,怎麼可能工作說辭就辭,沒有一絲留戀?
此時的補充詮釋,恰到好處。
數篇研究報告和論文相繼發表後,沒等來該等到的人,閔學反而接到了一個意外來電。
“蔡院長?”
這可真是個出乎意料的人物。
蔡方,可能很多人沒有印象了,我們有必要來重新科普一下。
華夏社科院副院長,教授,華央宣講團成員。
閔學和包子默曾一起參加過一次培訓,第一節課就是這位蔡院長給上的。
對方電話的來意就更讓人意外了。
蔡方沒有過多客套,直奔主題,“小閔啊,看你最近發表了很多篇犯罪心理學方向的論文,其中許多觀點很獨特啊。”
“您客氣,隻是學習和實踐中的一些感悟和心得體會,貽笑大方了,”閔學謙遜道。
“我們搞學術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哪兒來那麼些虛的,”蔡方語氣中隱隱帶著些批評的意味。
閔學愣了下,記憶中的蔡方,與人如沐春風,今兒這是怎麼了?
愣歸愣,閔學反應可從來不慢,他隨口打趣道,“蔡院長您可記錯了,小子可不是搞學術的,現如今就是混自由職業的俗人一個,簡稱無業遊民。”
聽筒對麵默了默,隨後似乎噗嗤樂了下。
再開口時,蔡方語氣帶上了幾分正式,“我手上有個課題,關於華夏現階段犯罪問題研究,是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你現在既然是自由職業,有沒有興趣來我這裏幫個忙?”
這...是要他去搞學術研究的意思?
所以蔡方之前的語氣,是覺得閔學他不務正業,在娛樂圈裏浪費生命?
妥妥前輩對有才能後輩的恨鐵不成鋼啊...
如果您覺得《娛樂圈刑警》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