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連內比武(1 / 3)

第三十二章 連內比武

說起團裏的大比武,應該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本單位的選拔,第二階段是到團裏進行真正的大比武。但是有些專業性科目就隻能在本單位內部進行了,原因很簡單你總不能要求坦克裏的炮手和我們比打炮吧。為什麼不行?炮的種類不同,目標的距離不同,難度點不同要求也就不同了。所以像快速打炮、精確打擊這類項目都是在連裏自己比,當然團裏會派參謀來作監督。一排的成績好的呱呱叫,沒有包攬前兩名的項目都少。隻是有一個項目沒拿到第一——精度打擊。說起來隻能說是運氣不好,在我們排打的時候正好起了大風,大風卷起了大量的黃沙教人睜不開眼睛,炮膛裏麵一定也卷進了沙子,所以影響了精度和出炮時間。

每當他們表現好的時候我就會潑冷水:“高興什麼,二班比你們僅僅慢了幾秒鍾。如果你在操炮的時候再快點,尤其是2號炮位,速度還能提高。”如果他們表現的不好,我也會來鼓勵:“沒關係,這場是我的失誤,我忘了提醒你們帶防風鏡了。快點去準備下一場比賽吧。”至於說一排裏麵哪個班最好,這還真不好說。我也隻能說,三班在我的帶領下有了一定的進步。可以與那兩個班並駕齊驅,這本來就是我的目的嘛。我就要叫別人看看像三班長這樣的帶兵方式才是合理的,我還要叫別人知道一、二班並不是不可以超越的。

真正精彩的地方並不在這些上,正如我在前麵說,這些項目雖說是團大比武,其實就和連內部的練習賽沒什麼區別。像這種比賽每兩個月都要搞一次,我們都有點習以為常了。真正叫人興奮的是那些能拿到團裏比的項目。我們要為這些為數不多的入場券而努力拚搏。

最簡單的項目就要算是隊列了,這個項目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誰不會隊列?就連剛軍訓一周的學生都能拿出來給大家表演一下,當然好壞我們就不提了,至少能拿出來給大家看看,意思也有那麼一點兒了。可是,現在參賽的人都是什麼樣的呢?年輕的,不僅在新兵營訓練了三個月,到了連裏也已經有快半年了。年老有經驗的,比我資曆老的也大有人在。你們說說看天天練,月月比(有紅旗爭的),比武之前還突擊。結果會是個什麼水平?雖然我本人不喜歡叫大家夥練這種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的項目,可是小夥子們都有這種集體榮譽感,畢竟能到團裏比武的就這一個集體項目,所以三個班長對這個項目還是很看重的。我也就不能說什麼了。不過既然現在是寫書,大家就耐心聽聽我的個人看法吧。這有點像是寫毛筆字,開始的時候都是從顏體寫起打個基礎。略有成績以後,開始臨魏碑。臨魏碑是很吃功夫的,它不僅僅是培養學書者的性子,更多的是學書者的功力。問題是這功夫不是以日月來計算的,它應該是以年來衡量的。當學書者在魏碑上可見功力了,那他一定學習了至少八年。不過,再學別的字體他會遊刃有餘——用個一兩年就能很見規模。可問題是隊列這樣一種東西,在我看來就像是學魏碑,你要學很長時間才能看到成效。而且大多數人學寫字隻要求拿的出手就行了,幹什麼非要成書法家啊?當然,有了學習隊列的耐性、團體意識、刻苦耐勞的品質,我相信你學別的東西也不會差。但是像我這種性子急,講求效率最大化的人來講看這個項目簡直就是浪費寶貴的訓練時間。誠然,我並不是說不要求隊列,相反我每天都要求戰士們練習,但是什麼事情都要有個度的問題。隻要打到了合格的標準,我是堅決不主張再練了。就算是每月爭紅旗隻要不拉稀——弄個最後一二名我絕對不說什麼。可惜戰士們沒有這樣的權利,隊列是個集體項目,不能有一個人出現差錯。甚至連裏還拿出專門的時間搞專項訓練。於是我就看著我們連在比武之前全員大練隊列。別的排也在苦練呀,都想在這個項目上拿成績,都知道這個項目沒別的就是傻練出來的,所以大家你追我趕的傻練。對於一向訓練認真的我,這下子一反常態——蹲在邊上看。有的時候甚至開小差,回自己屋裏歇著。反正到時候這個項目也沒我什麼事,都是以班為單位比賽,場地的四個角上各占一個人挑毛病、打分的。看著那三個排長緊張的訓練,認真的指導,仔細的挑毛病;再看戰士和班長的態度,我就滿肚子是笑。反正老子是不跟你們瞎折騰,有鋼我還要使在刀刃上的。不過,最後還是要交待一句連內比武的結果。細心的王平和三班長不負眾望,三班拿到了冠軍。看來五大三粗的一、二班班長,在細節上還是沒有老媽媽班長厲害。另一個去團的名額給了三排的八班,其實論實力二班和八班差不多。至少,在選拔的時候我們站在四角的排長給的分數是一樣的。最後還是連長定了八班,估計是為了搞平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