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徐達真是因為吃蒸鵝而死的嗎?(1 / 1)

是不是

我們應該都聽過明太祖朱元璋殺害功臣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應該是關於大將軍徐達的了。相傳朱元璋當年怕徐達威脅朝廷,賜他一大碗燒鵝吃。徐達因為對燒鵝敏感,所以平日不吃燒鵝。但皇帝所賜,又不能不吃。結果吃完燒鵝之後全身潰爛而死。另一說法是徐達生背疽,朱元璋偏偏賜燒鵝,徐達知朱元璋想要他死的意思,把朱元璋所賜的燒鵝吃完就死了。

徐達的確死於背疽,這是《明史》記載的。但沒有說死因。趙翼的《廿二史劄記》轉述了專講明初故事的野史筆記《翦勝野聞》,才說是“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這樣的說法自然很迎合人們對朱元璋陰險毒辣的看法,再加上清朝統治者的故意引導輿論,以抹黑明朝,從此“徐達吃蒸鵝而死”就廣為流傳。

在古代,因為醫療水平落後,背疽是致命疾病。很多人就因所謂的“癰疽發背”而死,比如範增、劉表、陸遜。因為背疽是絕症,所以人們一直想找到治療的方法,曆代以來的方法彙集起來,到宋朝時,流傳的背疽驗方已多達百餘個,但按宋慶元二年(1196年)出版的李迅《集驗背疽方》的說法,“然有驗者極少”。

由於很多方法其實無效,所以就需要有種種的禁忌為失敗開脫。比如說,背疽患者性熱的食物不能吃,性冷的也不能吃,這就幾乎沒有食物可以吃的了。更奇怪的是,“病者之房,深戒有腋氣人並有孕婦人、月經人入房。合藥亦忌此等人見之,又忌雞、犬、貓兒見之”。也就是說,病房不能讓有狐臭的人、孕婦和經期婦女進入,和藥的時候也不能讓這些人撞見,而且還不能讓雞、狗、貓見到。有這麼多涉及方方麵麵的禁忌,要想不讓“驗方”失靈還真不太容易呢。這樣醫生就可以為自己辯解說,治好了是他靈驗,治不好就是犯了什麼禁忌,而不是不靈。這也和魯迅先生父親的死一樣,醫生把治不好病人的責任推卸到沒有買到合適藥材上。

“疽最忌鵝”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所謂背疽,其實是背部發生了大麵積急性化膿性感染,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導致的。治療起來並不困難,用抗菌素和動手術排出膿液,即可痊愈。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並不含有能導致病情惡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強患者的營養,因此並不需要“忌口”。

徐達吃鵝而死,本來就是不怎麼靠譜的曆史傳聞,從現代醫學的角度講,吃燒鵝而死更是無稽之談。相反,人在生病的時候更加應該補充蛋白質,要多吃肉。鵝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吃了正是有益人體的。

“格言”飲食如幹濕麵、炙、淹藏、冷酒、生冷、滯膩、魚、羊並不可食。

——背疽禁忌有個智者住在王宮,一個人給國王送來一隻烤鵝。國王把烤鵝交給智者,說:“智者,請你把這隻烤鵝公道地分給我們大家。”

智者把烤鵝的腦袋割下來,送到國王跟前恭恭敬敬地說道:“尊敬的陛下,您是一國之主,這鵝頭理所當然屬於您。”

他說完把鵝脖子割下來,送到王後跟前說:“男人是頭,女人是脖子,這鵝脖子應屬於尊貴的王後。”

智者把鵝腿又切下,遞給王子說:“這鵝腿應該由王子吃,因為王子是國王的繼承人,從現在起就應該打下牢固的基礎。”

智者最後把鵝的雙翅拉下來,分別交給國王的兩個女兒,說道:“女兒是屬於別人的,早晚要飛。願她們各自找到稱心如意的郎君遠走高飛吧!”

然後,智者拿起剩下的鵝身說道:“陛下,仆人吃這些剩下的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