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是世界上第一個在亞軌道飛行的靈長類動物。1956年7月,在非洲喀麥隆,獵人抓獲了一隻剛剛出生的黑猩猩。動物學家特拉珀斯買下這隻黑猩猩,並把它送往佛羅裏達州邁阿密稀有動物研究所。1959年,特拉珀斯將小黑猩猩送到霍洛曼空軍基地。小黑猩猩正式參加美國空軍,成為一名動物宇航員,取名為哈姆。哈姆似乎生來就注定要承擔它的曆史使命。
原來,霍洛曼空軍基地挑選了40隻黑猩猩參加動物宇航員的培訓,經過評估,篩選減少到18隻,最後選定6隻,其中包括哈姆。從1959年7月起,兩三歲的黑猩猩在霍洛曼空軍基地宇航醫學實驗室接受軍事訓練和宇航員訓練。首先,黑猩猩要學做一些簡單的動作,如根據命令打開電燈和收音機。
黑猩猩太空飛行活動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黑猩猩在進行大腦損傷的減壓試驗時,要經受極端痛苦的過程,經常會發生觸目驚心的場麵。對黑猩猩訓練是建立在條件反射理論基礎上的,在訓練中會獎勵它們蘋果、香蕉,或者處罰它們,如電擊、饑餓、訓斥等。
哈姆很機靈,當看到一盞藍燈一閃爍,在1秒鍾內它就會準確地拉動杠杆。如果做得不好,哈姆的腳底會受到教練員輕微的電擊。這種懲罰能使其形成條件反射。當然,如果做得準確,哈姆能贏得香蕉作為獎勵。
科學家教會哈姆在看見熒光屏上各種不同的閃光信號出現時,拉動相應的手柄。哈姆很聰明,學得很快,經過一年半的嚴格訓練,哈姆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1961年1月31日,美國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裏充滿著緊張氣氛。一枚“紅石”火箭準備發射,倒計時開始,點火!哈姆搭乘“水星-2”號飛船升空,進入到250千米的太空,飛行660千米後自由落體返回。哈姆由此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黑猩猩,也是第一個在亞軌道飛行的黑猩猩。哈姆一共在太空飛行了16分39秒。科學家監測了哈姆的生命體征、執行任務和返回地球時的表現。雖然“水星-2”號飛船的壓力部分在飛行途中被損壞,但哈姆的太空服保護了它,沒有讓其受到任何傷害。哈姆在超重和失重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根據閃現的不同信號拉動相應的手柄。它的反應時間隻是比在地球上慢一些。科學家由此得出結論:超重和失重不會使反應時間顯著減慢。
1961年1月31日,是美國海軍南大西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艾倫·裏德最高興的一天。裏德上將率領美國海軍“唐納”號等幾十艘軍艦,等待哈姆的歸來。當天下午,飛船返回艙準時濺落在大西洋。“唐納”號軍艦上的一架直升機將哈姆的返回艙吊到甲板上。人們打開返回艙,看見哈姆身體狀況良好,隻是擦傷了鼻子。哈姆歡喜地得到一個蘋果和半個橘子。
在人類進入未知太空的早期歲月,黑猩猩哈姆冒著生命危險代人出征,具有重大的意義。哈姆為首位美國宇航員阿蘭·謝潑德飛入太空、為第二位美國宇航員格裏索姆的太空亞軌道飛行、為第一位環繞地球飛行的約翰·格倫的太空之行鋪平了道路。為了表達對黑猩猩哈姆勇敢精神的敬佩,美國空軍和海軍發起“手握手”歡迎活動,表達人類對哈姆的敬意。看在蘋果和橘子的份上,哈姆與艾倫·裏德上將第一個握手。哈姆很樂意這種友好的方式。
太空非常美麗,但也充滿危險。哈姆在重返地球時竟然衝鏡頭咧嘴一笑。哈姆為什麼咧嘴笑呢?是太空很美麗?還是太空很刺激?抑或是慶幸自己能夠生還?宇航心理專家研究了哈姆的笑容,百思不得其解。哈姆從亞軌道回來之後,行為十分異常。它總是依偎在飼養員的身旁,晚上睡覺時會踢腿、登腳和做噩夢。當見到戴大蓋帽的空軍官兵,特別是送它上火箭的那幾位空軍宇航醫學中心實驗室的軍官時,哈姆會呲牙咧嘴,做出反抗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