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在於魏王的交流中,孫臏表現得比龐涓還好,沒法,這孩子肚子裏就是有貨,但是太實誠了,魏王表達了對下屬的親切關懷,殷切希望小孫好好加油,不負領導栽培;孫臏也感謝了魏王的招待與關愛,表示以後一定為魏國鞍前馬後,發光發熱。這是一次愉快的交談,但是有人不愉快,這人就是龐涓。自己就想啊,以後魏王就讓你發光發熱了,那我怎麼辦啊,有了電燈誰還用蠟燭啊,明顯自己就是那蠟燭啊。加上隨後一段日子,孫臏在對外的戰事上確實表現得很強勢,大家都快忘了龐涓了。這可不行啊,很快,龐涓****招,誣陷孫臏裏通外國,這還是親師兄啊,這下麻煩了,這罪狀形同謀反,魏王顯然記性好,忘性更大,孫臏被下獄,為了徹底斷絕孫臏帶兵作戰的念想,在龐涓的推動下,刑名人員對其實施了臏刑(挖掉膝蓋骨),這意味著孫臏此生不再可能站立,更不能騎馬帶兵打仗了,運動健將徹底的成為了特等殘廢,慘狀難以名狀。在這種情況下,孫臏被他的好師兄扔到豬圈裏麵,希望其自生自滅,了為了活下去,僅僅是為了活下去,孫臏開始裝瘋賣傻(很多年之後,朱棣也來過一出),並在龐涓的監視下開始吃豬的糞便,與豬哥同吃同住,就這樣,龐涓才勉強相信孫臏是真的瘋掉了,稍微放鬆了一些警惕。
後來出使魏國的淳於髡,這也是曆史上一位牛人,他偷偷的把孫臏給偷回了齊國。孫臏這下算是回到了自己的祖國,並住到了大將田忌的家裏。當時的齊國國君是齊威王,這家夥是一位非常有作為的君主,麵對已經重度殘廢的孫臏,表現出來了極大的愛心,希望孫臏能為自己的祖國做點貢獻。這時候的孫臏說萬念俱灰也不為過,但是人生有兩件事沒有完成是不會歸隱山林,放棄事業的。第一就是自己的一生所學,滿腹經綸需要傳承下去,所以自己需要編著一本書,這就是後來的《孫臏兵法》。第二就是必須弄死龐涓,不報此仇真是寢食難安。
機會很快來到了,前文講到的,龐涓帶領自己的大軍進攻中山國,中山國彈丸之地,很快被龐涓蕩平,為了永絕後患,龐涓準備送佛送到西,順道把中山國的背後大哥也解決了,一口氣打到了趙國,把趙國的都城邯鄲給圍住了,這下趙國國君趙成侯嚇尿了,打了也打不過,還好邯鄲裏麵糧食不少,還能撐一段時間,另外派人火速去齊國請求齊威王發兵解救趙國。齊威王倒是答應了幫忙,心理卻又自己的打算,等了快一年,趙國快撐不住的時候才出兵。這下你們兩家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正好等我來撿軟柿子。這次齊威王本來是想讓孫臏做主將的,但是孫臏拒絕了,殘廢的他坐在為他特製的馬車上,淡定的推薦田忌做主將,自己給他打下手即可。就這樣,孫臏作為田忌的副手出發了,其實啊,很多時候副手才是主角。
今日小故事三十六計(勝戰計)——圍魏救趙(一)講完了,想要知道孫臏怎麼講龐涓玩兒的團團轉,怎麼最終弄死了這位奇葩的師兄,敬請期待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