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張特本人,他已經深受酷刑的折磨,生不如死了,諸葛誕也無需再問他的口供,下令直接將張特處斬,腦袋留著準備祭旗,至於屍體,則被亂狗分屍,連骨頭渣子都沒有剩下,當真是死無葬身之地。
吳軍也順利地抵達了新城,諸葛誕派人過去接洽之後,便正式地昭告天下,發布討伐司馬氏的檄文,宣告起兵。
盡管和吳國聯手,但諸葛誕並沒有改旗易幟的打算,他現在打得還是大魏的旗號,還是尊魏帝曹髦為天子,自己還是以揚州都督征東大將軍自居,唯一不同的,就是將司馬師做為竊國之賊進行討伐,整個淮南諸郡,紛紛響應,天下為之震動。
……………………………………………………………………
諸葛誕起兵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洛陽,傳到了白馬,也傳遍了全天下。
司馬師臉色陰沉,這估計是他最不想聽到的結果了,諸葛誕既然已經起兵了,那麼他利用張特來謀刺諸葛誕的計劃肯定是失敗了,這讓司馬師深深地予以惋惜。
讓司馬師惋惜的並不是張特這個人,畢竟他與張特素未謀麵,自然不會有什麼感情,張特的生與死,對於司馬師而言,甚至沒有任何的感覺。
司馬師感到可惜的是,這一枚本可以發揮重要的棋子就這麼悄無聲息地湮滅了,沒有對諸葛誕造成任何的影響,甚至讓諸葛誕起兵的計劃為之提前。
盡管諸葛誕起兵完全是在預料之中的事,但是真正等到消息傳來的時候,司馬師還真有一種焦頭爛額的感覺。
黃河以北的曹亮已經讓司馬師窮於招架了,諸葛誕再叛於淮南,這就是等於腹背受敵啊,現在司馬師才感受到了真正的壓力,如何才能應對目前這樣的危局,讓司馬師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如果諸葛誕隻是屯兵於淮南,那暫時倒還不會對司馬師構成什麼威脅,但現在諸葛誕和東吳已經聯起了手,東吳的丞相孫峻已經兵抵新城,吳人向來好大喜功,這次有這樣的機會,他們如何不趁機落井下石呢?
所以司馬師所麵對的敵人,可不僅僅隻有曹亮和諸葛誕,恐怕還得加上東吳和西蜀,蜀國的薑維,那更是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主,魏國這邊出了天大的事,他又怎麼可能會不大舉興兵,進犯關隴呢?
所以說,現在的司馬師,真到了四麵楚歌的處境之中,北方的曹亮咄咄逼人,東南的諸葛誕和吳國的孫峻虎視眈眈,蜀國的薑維同樣也是枕戈待旦,如果讓司馬師一個個地去對付他們,或許並不太吃力,但四方兵馬齊至,司馬師頓時是壓力倍增,如何破解這種局麵,還真是讓司馬師束手無策。
就在此時,近侍突然進來稟報道:“大將軍,九公子在帳外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