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7章 眾叛親離(2 / 2)

這個時候,司馬師就算有心來聯絡鮮卑人,恐怕也難以尋得到了,草原之上地廣人稀,鮮卑人和其他的原先控製草原的部落一樣,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想要找到他們,談何容易?

司馬倫卻道:“當年兵敗身死的匈奴左賢王劉豹有一子,名叫劉淵,在並州失敗之時,被劉豹秘密地送到了朔方。如今劉淵已經是長大成人,不但武藝非凡,弓馬純熟,而且文武雙全,智謀過人,如今他已經統一了朔方匈奴諸部,並且就連馬蘭羌盧水胡諸部都已經臣服於他,劉淵常思為父報仇,與曹亮不共戴天,此人阿兄正可利用之,封他為並州刺史,讓他出兵討伐曹亮,正是一枚可用的棋子啊!”

司馬倫雖然長年在洛陽讀書,但他最喜歡翻看各地的奏章,那怕是些舊的無人問津的奏章司馬倫都能從故紙堆之中翻出來,看得是津津有味。

其中來自於雍州的一封奏章吸引了司馬倫的注意,北地郡的盧水胡劫掠泥陽和富平,擄走人口上千,牛羊無數。

胡人犯境不過是常有之事,劫掠人口財物,為害邊郡,在雍州,郭淮最主要的防禦兵力都集中在秦嶺一線上,以防範蜀人的入侵,所以相對而言,雍州北線的防禦力量,就薄弱了一些,對付胡人的入侵,隻能是固守城池,胡騎凶猛彪悍,來去如風,魏軍還真拿他們沒有什麼辦法。

這一封簡單的奏章也不過是北地郡的官員例行上報,報到朝廷之後,在尚書台也隻是進行了簡單的批奏,像這種胡人滋擾劫掠的事,每年都會發生很多起,所以朝廷這邊也沒有什麼相應的措施,最多的隻能是聽之任之,畢竟現在的兵力,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胡虜之事,不過是癬疥之患也,根本沒有引起朝廷的注意,這封奏章甚至司馬師都沒有看到,就被扔到了故紙堆中,如果不是朝廷有相關的保存規定,估計這樣的奏章很快就會被丟棄了。

但司馬倫卻從出發現了一些不尋常之處,比如這次的盧水胡入侵,他們所劫掠的人口並沒有留在部落之中,而是遠送到了高奴一帶。

按理說盧水胡的活動範圍大致就是在安定、北地、新平一帶,他們劫掠到人口之後,卻不留在本部落之內,反而送往了數百裏之外的高奴,這似乎有些不合常理。

司馬倫既然覺得不同尋常,那麼他就去翻閱曆年來的奏章,赫然發現在高奴,膚施一帶,盤距著一股匈奴的勢力,為首的部落頭領,究竟是當年並州左部匈奴左賢王劉豹之子劉淵。

當年並州匈奴被滅之時,劉淵被劉豹送往了朔方一帶,同時帶去的,還有一部分的匈奴精銳。經過了這七八年的時間,劉淵逐漸長大,並依靠劉豹留給他的人馬,統一了朔方匈奴諸部,並壓伏了盧水胡、馬蘭羌等胡人部落,成為河西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