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3章 競速(1 / 2)

PS:章節防盜,明天上午更正…………………………………

鍾會沒有權力來調動兵馬,但他司馬師有啊,青州兗州徐州豫州的軍隊可盡在司馬師的掌控之中,司馬師僅需一紙命令,就可以將四州的兵馬調往黃河沿線。

隻不過這四個州一直是在魏國的腹地,並非是軍事重鎮,所駐防的軍隊也隻是郡國兵而已,戰鬥力雖然沒有冀州軍那麼渣,但一支隻負責保境安民剿匪勘亂維持治安的軍隊,戰鬥力再強也強不到那兒去,將他們調往黃河防線,那是要和實力強橫的並州軍正麵懟啊,司馬師擔心這些軍隊會拖整個防線的後腿。

更關鍵的是,自從令狐愚叛亂之後,司馬師便進一步削減了各州郡國兵的數量,目前青兗徐豫這幾個州的兵力合計起來才不過十餘萬人,而且全部抽調走也不太現實,這麼多的州城郡城,總也得有兵馬鎮守吧,所以能抽調到黃河防線的兵力,最多也隻有三兩萬人。

杯水車薪啊!司馬師也清楚,這點兵力還真是沒有多大的卵用,對付並州軍這樣的虎狼之師,不光要數量,質量也得過關啊。

所以,司馬師決定將淮南和荊州的兵馬調往黃河沿線來,做為軍事重鎮的淮南和荊州,一直以來坐擁重兵,其戰力遠遠在郡國兵之上,如果能將淮南的軍隊和荊州的軍隊調往黃河防線的話,倒是可以解燃眉之急的。

但淮南和荊州的軍隊,最主要的職責是防備吳國進攻,如果將其中的一部分調離的話,難免吳國會趁虛而入,向荊州和淮南發起進攻,這樣司馬師就會腹背受敵,戰局更加困難。

現在司馬師最為擔心的就是吳蜀兩國會趁虛而入,吳蜀兩國和魏國敵對多年,他們總會在魏國有事之時,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吳蜀兩國這一手,司馬師不得不防。

在司馬師出兵冀州之時,司馬師就給雍涼都督郭淮、荊州都督王昶、揚州都督諸葛誕下達了命令,要他們提高戒備,謹防蜀國和吳國趁機來偷襲。

和蜀國吳國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司馬師當然深知這一點,蜀逆吳賊最喜歡的,就是在背後捅刀子,那怕給他們一點點的機會,都會興風作浪,所以司馬軍各路人馬,都必須要嚴防死守,警惕蜀吳的突然襲擊。

郭淮這邊自不必說,他可是司馬家的死忠分子,對司馬家忠心耿耿,有他鎮守雍涼關隴,司馬師還是比較放心的,蜀國的薑維一直蠢蠢而動,對隴右一帶發起頻繁的攻擊,但郭淮那邊應對無誤,多次將薑維的進攻化解於無形,這也讓司馬師沒有任何的後顧之憂,放心大膽的出兵冀州。

唯一讓司馬師有些擔心的是東南防線上的問題,荊州都督王昶是自己人,司馬師倒是沒有什麼可操心的,但揚州都督諸葛誕,卻是一個讓司馬師不省心的人物。

諸葛誕雖然在討伐王淩的過程中,不遺餘力,身先士卒,表現的極為出色,但他終究不是司馬氏的嫡係,常懷二誌,司馬師深以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