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安排是鄧艾為左軍都督、征西將軍,統領左軍團,副都督為平西將軍馬隆,安西將軍牽弘,下轄越騎營、先登營、左衛營以及新編騎兵第一營和新編步兵第一營。

羊祜為中軍都督、征南將軍,統領中軍團,副都督為平南將軍文欽、安南將軍王濬,下轄驍騎營、步兵營、長水營以及新編騎兵第二營和新編步兵第二營。

杜預為右軍都督、征東將軍,統領右軍團,副都督為平東將軍石苞、安東將軍劉靖,下轄屯騎營、射聲營、右衛營以及新編騎兵第三營和新編步兵第三營。

當然這僅僅隻是曹亮的計劃,後續還將會就擴軍的具體事務和軍師桓範以及諸謀士諸將領進行協商,而且現在的九大將軍全部提升之後,他們原有的職位出現了空缺,由誰來遞補,這個曹亮恐怕是難以獨斷的,原則上將會從現有的各營校尉之中進行提撥,將會對這些候選人進行戰績和能力方麵的嚴格考核,擇優錄用。

不過有一個人選倒是曹亮已經可以確認的,那就是此次在司馬軍陣中六出七進,大放異彩並且射瞎司馬師一隻眼的文鴦。

盡管文鴦此前隻是一名別部司馬,但若曹亮直接將他提升為營官,估計也不會有人有任何的意見,畢竟這樣的功勳已經是足夠的驚豔了,足以讓文鴦能夠躋身將軍的行列之中。

當然,讓他繼續呆在驍騎營或許並不太合適,曹亮將安排他擔任越騎將軍,左軍團是並州軍的先鋒軍,而越騎營則是先鋒營,讓文鴦去擔任越騎將軍,也可以讓他的驍勇善戰得到最大的發揮。

越騎營在整個的並州軍體係之中,占據著一個相當重要的位置,想當初,曹亮就是率領著越騎營起家的,曹亮還擔任過越騎校尉,直到北軍五校歸入他的麾下之後,曹亮才將越騎校尉的職務交給了鄧艾。

做為第三任的越騎營營官,文鴦將會有更強的使命感,曹亮也相信,在文鴦的手中,越騎營會更加地發揚光大,名滿天下。

不過擴軍的計劃還是一個比較長遠的規劃,隻有在並州軍進入休整的狀態之時才可能進行,雖然此役並州軍大獲全勝,但是司馬師率領殘部向南撤退,抵達了陽平、清河一帶,還占據著冀州的東南一隅,也就是說,冀州之戰還沒有完全的結束,並州軍還需趁勝追擊,不給司馬師任何的喘息之機,全部拿下冀州。

曹亮要求各營的兵馬在戰事結束的七天之後,都必須趕往巨鹿,進行集結,對盤距在陽平、清河一帶的司馬軍殘餘部隊,進行最後的進攻。

各營人馬奉令之後,不顧大戰之後的疲憊,紛紛南下,前往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