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牛、雞、貓和蝦
從前,有一個農夫,他家裏養著一匹馬和一頭牛,牛和馬每天都要幹很多的活,它們倆感到很辛苦,又很乏味。於是它們常常互相訴苦,有一天它們又不滿地說了起來:
“主人老讓我們幹活,總是大聲吆喝我們,駕—駕!幹得不好還要挨鞭子,太不合情理了。我想我們去世上流浪,也會比現在過得好。”
於是它們悄悄離開了農夫的家。
它們走在大道上,隔壁那隻公雞發現了它們,就跟了上來,問道:
“你們到哪兒去?”
“我們走到哪兒是哪兒,我們無法在我們的主人家裏待下去了。我們吃不飽,還要幹很多活。”兩隻要去流浪的動物回答。
“哦,那讓我跟你們一起去吧!”公雞說。
“你為什麼要去流浪呢?”馬和牛問道,“你每天都能吃到穀子,你的窩看起來也挺暖和……再說,我們走得很快,你能趕上嗎?”
“為什麼要去?”公雞說道,“請你們評判一下:每天早晨我必須給大家打鳴。如果準時打鳴,那個雇工就會對我發火,說我叫得早了,而他就要多幹一會活。他說再叫早,他就會用石頭扔我。如果打鳴晚了,那男主人就會罵女主人,問她為什麼還沒做好早餐,而女主人馬上會拿起笤帚打我。怎樣才能使他們都滿意呢?我不知道。與其這樣,還不如離開他們。你們別擔心,我會跟上你們的。因為我還有翅膀啊。”
“好吧,咱們一起走吧!”馬和牛說。於是它們一起繼續趕路。公雞跟著它們走,有時還飛一會兒,多了一個朋友,這個小隊伍也顯得熱鬧了一點,因此大家都覺得很快活。
它們走啊走,突然不知從什麼地方跳出來一隻貓,大聲叫道:
“喵……喵……你們是誰?你們去哪兒?”
去流浪的動物們便把事情的經過講給了貓聽,貓對它們說:
“哦,朋友們,我跟你們一起去!”
“你為什麼要去流浪呢?你的生活有什麼不好嗎?你在家裏捉捉老鼠就行了,主人還會給你喝牛奶,然後你就隻剩下躺著曬曬太陽,打個盹—這樣的生活不好嗎?”
“好像並不是這樣,”貓說,“我來告訴你們吧。貓幹的活兒不比你們的輕鬆。倉庫裏的老鼠多極了,多得抓不過來,我真是有些應付不了了。女主人可不管,她對我大發脾氣,罵我是隻懶貓。與其這樣,還不如離開她。我可以跳到你的馬背上,吆喝一聲:‘駕—駕!’然後就去流浪了。我想要自由,沒有自由,連我這隻貓也忍受不了。”
大家都笑了起來,於是貓跳到馬背上,它們又繼續趕路了。
它們走啊走,突然看見有一個小東西跟在它們後邊。
“等一等,朋友們,我也跟你們一起去!”
動物們回頭一看,原來是隻老蝦,它們笑它道:
“你打算到哪兒去呀?什麼情況使你也非得跟我們去呢?你待在河裏,有吃有喝,天熱了就躲到深水中涼快的地方去,多舒服啊!”
“你們一點兒也不明白,朋友們,”蝦說,“我年輕的時候,是一直待在洞裏,現在所有的洞都被年輕的蝦占了,年老的隻能到淤泥裏去找地方住。說不定,哪天我就會被人抓去,相信我的話吧,我可生活得不好,請讓我跟你們一起去吧。”
大家都感受到了這隻蝦的苦惱,於是同意了。
蝦用力夾住牛的尾巴,讓自己掛在牛尾上,然後五個朋友繼續上路了。休息的時候,馬和牛去草地吃草,蝦為大家尋找水源,貓去捕捉小鳥兒,公雞在收割過的莊稼地裏撿穀子,就這樣過了一天又一天,真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但是有一天,它們遇上一場暴雨,道路泥濘難走,到處都有水窪。這種天氣對蝦來說沒什麼,但其他動物卻感到不舒服了。它們要盡快尋找一處能躲雨和過夜的地方。
它們偶然發現樹林後麵有一間小茅屋。這間小茅屋的主人是一個女巫。動物們真幸運,正巧女巫飛出去散步了,門都敞開著。
它們走進小茅屋,馬說:
“我留在外屋,這裏涼快些。”
牛說:“我喜歡暖和的地方,我到裏屋去。”
公雞接著說:
“天花板下麵有條橫竿,那就是我的床了。”
貓臥在了爐炕上,蝦爬進裝著水的茶壺裏。
大家按各自的方式睡下了。
午夜之後,女巫回來了,女巫的身上有一種怪異的味道,動物們都覺察到了。
女巫來到外屋裏,黑暗中她看見一匹馬,大聲喊起來:
“誰在這裏?”
“是我—一個帶著煙鬥的老爺!”馬回答,為了看得更清楚些,女巫將頭湊了過去,這時馬朝她的臉踢了一腳,女巫的鼻子裏頓時流出了鮮血。
女巫迅速地跑進裏屋去,看見一頭牛,又大聲嚷叫起來:
“誰在這裏?”
“是我—一個握著草叉的莊稼漢,”牛回答,說罷,用犄角撞了女巫一下。
女巫摔倒在地上,像喝醉酒似的,什麼也看不清。她急忙向爐灶跑去,要把火點著。
這時貓向她跳去!女巫見了,趕快跳開,又大聲喊叫:
“誰在這裏?”
“是我—一個帶著風箱的鐵匠!”貓一邊回答一邊發出呼呼的響聲。女巫趕忙跳到一邊,卻又撞上了茶壺。蝦從茶壺裏爬出來,夾住了女巫的一條腿。女巫疼得哎喲哎喲直叫:
“這又是什麼呀?”
“這是拿著剪子的裁縫。”蝦答道。
這時女巫隻想跳到頂樓上去,但是這會兒公雞又大聲喊叫起來:
“打壞人!打壞人!”
女巫覺得,屋子裏來了許多敵人,於是她跳出小茅屋,頭也不回地拚命地跑進樹林。
五個流浪的動物便占據了這間小茅屋,它們把屋子整理得幹幹淨淨,過起了舒服的日子。
寶雞的由來
很久以前,關中西部還是一片廣闊的森林,各種飛禽走獸悠閑地生活在這裏。
有一天,從西邊飛來一隻大鵬鳥,它被這裏的景色迷住了,便住進了這片森林。
大鵬鳥能夠興風作浪,使這裏經常刮惡風,下暴雨,飛禽走獸忍受不了大鵬鳥的折磨,死的死,逃的逃。大鵬鳥感到心滿意足,但漸漸地,這片森林開始荒蕪了。
又有一天,從東方來了一個名叫楊二郎的少年,這位少年擔著兩個籮筐,準備到昆侖山去捉妖。他路過這裏,看到這片荒蕪的森林,覺得很奇怪。當他正要穿過森林時,碰見了大鵬鳥。大鵬鳥二話沒說,張開嘴,就要把楊二郎吸進肚裏。這楊二郎可不是普通的凡人,他的雙腳好像在地裏生了根,穩穩地站在原地。
“原來是你這畜生在作孽。快快離開這裏,休待我取你性命。”楊二郎朝著大鵬鳥喊道。
大鵬鳥顯然不把他放在眼裏,它扇動起翅膀,製造出了一股強風,風卷著石塊向楊二郎襲來。
楊二郎縱身一躍,跳到一棵大樹上,他搭弓引箭,一箭就射穿了大鵬鳥的翅膀—大鵬鳥畢竟是天地間的靈獸,楊二郎並不想讓它喪命,而隻是想教訓它一下,希望它能改邪歸正。大鵬鳥吃了一驚,自知敵不過這個年輕人,便匆匆飛走了。
楊二郎看著這片荒蕪的森林,從身邊取出一支神箭,寫了一封信綁在上邊。他搭滿弓,“嗖”地將箭射向天空,隨著“砰”的一聲,神箭化作無數道光,四散飛去,楊二郎以此來召集百姓到這裏開荒種地。他怕大鵬鳥又飛回來,就從筐子裏取出一隻神雞,這隻神雞身披五彩羽毛,一雙明亮的黑眼睛如同兩顆晶瑩的黑寶石,那鮮紅的雞冠就像是一團火焰在燃燒,顯得威武又神氣,它可是楊二郎降妖的得力助手。
“你一定要鎮守這裏,保護這裏的百姓。我想那隻大鵬鳥還是要回來的,如果它繼續作惡,你可以結果它性命。”楊二郎對神雞吩咐道。
神雞啼叫一聲表示同意。
安排妥當後,楊二郎才邁步朝昆侖山奔去。
不久,這裏便來了很多百姓,他們開荒種地,在這裏定居下來。每天天不亮,神雞便放開嗓子,催促人們早早起來,下地勞動。遇到幹旱天氣時,神雞便施雲布雨,灌溉莊稼。陰雨連綿的季節,神雞又會驅散烏雲,讓陽光普照大地。人們非常感謝這隻神雞,尊敬地稱它為“寶雞”。
再說大鵬鳥被楊二郎趕走後,一直懷恨在心,無奈卻鬥不過他,於是它決定折磨那些被楊二郎召到這裏開荒的百姓。但此時那裏有神雞在鎮守,它也不敢輕易過去。
於是它想出一條計策,化作人形,來到了這裏,向人們散播謠言,說是楊二郎在昆侖山被妖怪捉住了。最後這話傳到了神雞的耳朵裏,神雞救主心切,便展開翅膀,向昆侖山飛去。於是大鵬鳥趁這個機會,又開始幹壞事了,一時間,這裏飛沙走石,狂風大作。大鵬鳥還在空中召來烏雲,將這片土地長久地籠罩在黑暗中,等它把人們折磨夠了,就要把他們全吃掉,以此來報複楊二郎。
不久,前去昆侖山捉妖的楊二郎又回到這裏。他看見這裏的天空布滿烏雲,狂風大作,但卻找不到他的神雞。“看來又是那隻大鵬鳥搞的鬼。”看到苦不堪言的百姓,楊二郎想,“必須除掉這隻畜生了。”於是他大喊一聲:“神雞啊,快回來。”
前往昆侖山的神雞四下裏找不到楊二郎,很是著急,這時,它聽到楊二郎的喊聲,才明白原來自己上了當,便展開翅膀,急忙往回趕。
大鵬鳥聽見了楊二郎的喊聲,嚇了一跳,於是現出原形,想趕快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