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世界屋脊之稱的喜馬拉雅山,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無數登山愛好者,而近年來關於”雪人”的傳說,更為喜馬拉雅山增添了幾分神秘的色彩。關於”雪人”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紀。當時有一張繪有西藏高原野生動物的古畫,上麵就有”雪人”的形象。
1832年,歐洲學者霍德格遜在《阿爾泰·喜馬拉雅》一書中,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記載了”雪人”。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關於”雪人”的報道層出不窮。1951年,英國英國登山隊員錫普頓正在展示“雪人”的畫像。這張畫像是根據目擊者的描述繪製的。
錫普頓拍攝的著名的“冰鎬和腳印”照片。
這是一名英國軍官在喜馬拉雅山拍攝的”雪人”照片。039
登山隊員錫普頓在喜馬拉雅山上拍攝到了”雪人”的腳印。腳印很大,長約31厘米,寬約17.5厘米,沒有足弓,大足趾很粗,二足趾瘦長,其餘的三個足趾都比較短,後部還連在一起。1959年的夏天,中國一支考察隊在喜馬拉雅山上發現了一根毛發,長15.6厘米。經鑒定,它與猩猩、棕熊、犛牛的毛發結構都不一樣,有人懷疑是”雪人”的。
1954年,英國考察隊
在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座寺廟裏,發現了兩塊據說是從”雪人”頭上取下來的帶發的頭皮,之後,它們被送到巴黎、倫敦、芝加哥等地的博物館進行鑒定。鑒定的結果是,這塊頭皮雖與羚羊頭皮有相似之處,但又帶有猿的特征。不過,也有人認為它是用羚羊頭皮偽造的。
1972年2月17日,美國動物學家克羅寧帶領一支考察隊,宿營在喜馬拉雅山脈的康格瑪山的山脊上。第二天早上起來,他們發現帳篷外麵的雪地上有10多個腳印,這些腳印一左一右,十分清晰。每個腳印長27.5厘米,寬17.2厘米,兩個腳印間的距離非常小,一般不到30厘米。這一發現,與1951年錫普頓的發現極為相似。
“雪人”在其他國家也有發現。1920年,一些蘇聯科學家聲稱他們掌握了“雪人”存在的確鑿證據。1938年,一位蘇軍士兵稱,他在西伯利亞執行任務時,曾與一個”雪人”在同一節車廂裏待了好幾天。有一位名叫斯萊爾諾娃的女科學家,向人們講述了她遭遇”雪人”的奇特經曆:%有一次她同兩位向導一起在高加索山脈進行野外考察。一天,他們在一個小木屋過夜。半夜時分,斯萊爾諾娃聽到門外有動靜,就起來察看。她剛一開門,就發現在她麵前站著一個2米多高的”雪人”。那個”雪人”渾身潔白,在月光的映襯下光潔的皮毛好像抹了一層油,眼裏閃著綠光。由於頭上的毛太長,斯萊爾諾娃沒有看到它的鼻子,而它的嘴卻是朝外撅著的。
綜合各種關於”雪人”的報道,人們對”雪人”的形象作了這樣的描述:%身高在1.7~1.8米之間;有的全身潔白,有的呈棕黑色;頭發很長,披散在肩上;麵部無毛,牙齒很大,口也很寬;頭呈圓錐形,兩臂幾乎長達膝部;沒有尾巴,樣子跟猿差不多,但又有人的特點;平時用兩足行走,有時也用四肢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