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四麵都被陸地包圍,所以前麵說的裏海、死海,不是海。然而,還有的水域雖然與大海相通,也不叫海。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南美洲瀕臨加勒比海的委內瑞拉的西北部,有一個碧波萬頃的湖泊,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拉開波湖。它的形狀十分有趣,像一隻大鴨梨,也像一個肚子大、脖子細的玻璃瓶子,也有人把它比作一隻巨大的高腳酒杯,裏麵寬闊,瓶頸狹窄。它北麵通過馬拉開波海峽同委內瑞拉灣相通,灣外是一望無際的加勒比海。湖泊南北長約210千米,東西寬約95千米,最寬處為120千米,湖的總麵積為16300多平方千米,海域遼闊,水天一色,是南美洲第一大湖,它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
馬拉開波湖區地處熱帶,氣候終年炎熱,潮濕多雨。湖泊瀕臨海洋,海風掠過,波濤洶湧,白浪滾滾。湖泊東南方的梅裏達山脈,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北段東側的一個分支,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山體巍峨,峰巒重疊,許多山峰終年積雪。位於山脈中部的博利瓦爾峰,海拔5000多米,高聳入雲,雖然地處熱帶,峰頂卻常年為皚皚的白雪所覆蓋,形成熱帶地區的雪峰奇觀。馬拉開波湖碧綠的湖水和博利瓦爾峰晶瑩的雪峰交相輝映,顯得格外清新美麗,構成委內瑞拉著名的風景之一。
馬拉開波湖底及其周圍低地地區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油庫,石油蘊藏量約占委內瑞拉石油總儲量的1/4,是委內瑞拉主要的石油產地。黑色的原油常常從湖畔的裂縫中溢出來。據說,居住在馬拉開波湖沿岸地區的印第安人早就在湖區發現了石油,當時人們把它叫做“大地的汁水”。委內瑞拉成為“石油之國”,它的第一桶石油就是在湖畔的第一口高產油井中開采出來的。如果在湖中乘遊艇參觀,舉目四顧,近處油塔矗立,遠處塔尖點點,井架林立,管道如網,自有它的特色。湖的東岸,有連成一片的石油城鎮。湖口西岸的馬拉開波城,是委內瑞拉第二大城,也是重要的煉油中心和著名的石油輸出港。過去,從馬拉開波城到湖東的石油城區,來往車輛依靠輪渡。1963年,委內瑞拉在湖口最狹窄的地方架設了拉斐爾烏爾塔內達大橋。由於大橋跨度大,橋身高,橋下船舶來往自由,甚至駕駛精良的直升飛機都能從橋身上穿行而過,構成了馬拉開波旅遊線上一個令人神往的遊覽點。
從地圖上看,馬拉開波湖猶如一個巨大的海灣,又像委內瑞拉灣殘存的一個渴湖,照理說,馬拉開波湖與海相通,湖水應是鹹的。
然而,馬拉開波湖雖然與海洋息息相通,湖水卻是淡的。隻有湖的北部,由於海潮的頂托關係,潮水時斷時續地湧入湖中,使這裏的湖水略帶鹹味,而廣闊的中、南部水域,湖水完全沒有鹹味。
為什麼馬拉開波湖離委內瑞拉灣的加勒比海那麼近,又與大海“一脈相通”,而湖水卻是淡的呢?
原來,馬拉開波湖既不是海灣,也不是瀉湖,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構造湖泊。馬拉開波湖坐落在範圍更大的馬拉開波盆地中,是盆地裏的最低窪部分,實際上是由於地殼運動造成凹陷盆地蓄水而成的斷層湖。
馬拉開波湖的周圍湖濱地區,多為潮濕的沼澤低地,盆地上幾十條大小河流向湖泊彙聚,淡水源源不斷注入湖中,加之北麵出口的馬拉開波海峽不僅狹窄水淺,而且湖麵高度與海平麵剛好相同,所以,與大海近在咫尺的馬拉開波湖,雖然與海洋相通,水卻是淡的。因此,它就沒有被人們叫做“海”,而稱為“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