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形態各異——物質形態的概述與分類(1)(1 / 3)

對於物質的概念不知道你有多少了解,每天和我們打交道的是不是都是物質呢?毫無疑問,它們確實是物質。我們吃的、穿的、用的,以及所用的交通工具,娛樂用的各種設備,居住用的房屋等都是物質。然而不同的是,這些起不同作用的物質,形態也不一樣。那麼,什麼是物質的形態呢?

第一節有源而來——物質形態概述

通俗地講,物質的形態就是物質在宇宙中所呈現的不同狀態。

很久以前,人們就對物質進行了形態劃分,並簡單地把它們劃分為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

例如,我們每天都要喝的水是液態的,我們穿的衣服是固態的,我們呼吸的氧氣是氣態的。

它們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是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物質的形態是我們最熟悉的。然而它又是我們最陌生的,或許除了固態、液態和氣態這三種物質形態,你再也說不出其他的形態了吧。

其實,物質的形態遠遠不隻局限於這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變化,物質的形態也在不斷演變。在原來的基礎上又衍生出一些新的形態,例如現在經常提到的離子態、液晶態、中子態,等等。

那麼,物質的形態是源於什麼呢?也就是說物質的形態是從什麼發展而來的呢?顧名思義,物質的形態一定是源於物質而存在的。

那物質又是什麼呢?物質是個很寬泛的代名詞,世界上各種事物都是物質的表現形式。它的種類和形態有很多種,不同的物質之間又有不同的性質、功能及用途等。例如,有氣態的物質、液態的物質或固態的物質;單質物質、化合物質或者是混合物質;金屬及非金屬物質;礦物與合金;無機物和有機物;天然存在的物質與人工合成的物質;有生命的物質與無生命物質;實體物質和場物質,等等。

它的種類簡直多得不計其數。但是無論它們是以什麼樣的形態存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們都是客觀存在,並且能夠被觀測,具有質量和能量的物質。

物質的多種多樣成就了物質的不同形態。那麼,物質的形態是根據什麼標準來劃分的呢?在地球存在之前,天和地是處於一種混沌狀態的,世間並沒有固體、液體和氣體之分。

但是,在一次偶然的開天辟地之後,就出現了天地分隔。

天上的物質是以氣體為主的,地上的物質是以固體和液體為主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地也有了不同形態物質的存在。當然,這隻是一種對物質形態分化的猜想,真正的物質形態到底是依據什麼標準來分類的,估計沒有人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不管物質形態的存在是源於什麼,它都是和物質相依存的。並且,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質的形態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無論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海裏遊的,還是山上長的。

它們都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人們離開了這些不同形態的物質,就不能很好地生存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了。也就是說,世界的五彩繽紛正是由於林林總總、不同物質形態的存在。

目前,新衍生出來的一些物質已經被應用到高科技領域中,成了前沿科技不可缺少的一種原材料。例如,納米物質的出現,為各行各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思議的變化;等離子的出現使高端技術成為現實;離子束的誕生為生物工程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希望等。這一切的一切都證明,物質存在的形態在自然界是一個重要的標誌。不同形態的物質有不同的用途,它們共同為人類生活及社會的發展與進步作貢獻。

那麼,不同形態的物質有哪些不同的特點呢?它們是怎麼樣來發揮自己形態的優勢的呢?其實,人類是最聰明的,人們善於發現自然界中不同物質的長處,並對它們加以利用。下麵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不同形態的物質有什麼樣的特點,對我們的生活有著什麼樣的用處吧!

第二節柔情似水——液態物質

提到“液態”,或許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水吧!水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液態物質。其實,液態物質遠遠不止水這一種,隻要是可以流動、能夠變形並且不能被壓縮的物質都能稱之為液態物質。當物質呈現為液態的時候,分子之間起主要作用的力是範德華力,並且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距離靠得非常近,一個挨著一個。

液體物質的最大特點是具有流動性,要用一定的容器才能盛裝。

它的形狀也非常容易改變,比如相同的液體放在不同的容器中,它們就呈現出不同的形狀。另外,液體物質的體積在壓力及溫度不變的情況下,是固定不變的。液體和固體的最大區別不僅表現在形態上,而且還因為液體具有“各向同性”的特點。也就是說,液體物質在不同的方向上,物理性質是相同的。由於物體由固態變成液態的時候,會釋放出熱量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這就使得分子或原子的運動變得更加劇烈。因此這些原子或者分子不可能還保持原來的固定位置,因此,它們的相互運動就產生了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