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兩銀子,加上家裏的老母雞,和一袋糙米,一袋玉米,1個雞蛋。就去張家村給大壯提親了。
大壯定親的是張家村村長家的大孫女,叫張來弟。非常能幹,家裏家外都是好手,11歲時候,就好多人就想要去親。張村長一直拖著。
一年前,張村長家為村裏辦事,父子兩個去省城了,家裏隻有來弟娘幾個。奶奶不心在地裏摔了一跤,當時隻有來弟在,來弟娘回家做飯去了。來弟又背不起來奶奶,急的直哭。
正巧趕上大壯從外家出來回李家村,剛好路過。看到來弟那邊出事,就跑過去幫忙。
當時大壯二話不,背著張奶奶跑了5裏路,送到了縣裏最近的郎中家,當時張奶奶已經昏迷不醒了,郎中看了還好送的及時,要是晚了人就沒了。
大壯從外家出來,外婆硬給塞了文錢。還好有這5文錢,給了郎中,郎中才給開了藥。張奶奶醒後有給送回了家。
放下張奶奶後。大壯連口水都沒喝就跑了。張村長父子回來聽來弟了經過,就去打聽是哪家的好子。打聽後才知道是李山家大孫子。
今年大壯15歲要親了,就找人過來找了李老爺子,漏了口風想做親家。
李老爺子第一反應是大喜,然後就是愁。開了全家會議,把事情了。一輩是沒資格參加這樣的家庭大會的。
張村富裕,又是村長家大孫女,禮錢不能少了,他們家一個孩子接一個孩子的生,現在四間瓦房,老爺子住一間,大房一間,二房一間。剩下一間,幾個子在住。女孩子都是跟父母一起住的。
家裏窮的哪有錢取張村長家孫女。一時間愁壞了所有人。要是普通人家聘禮也就一袋米,加兩銀子。可人家是張村長家。如果不應這門親事,娶普通人家的姑娘,又覺得對不起大孫子。
這下親提了,家裏人的心都落地了。
張村長看著聘禮,也很滿意。隻是家裏孩子都還,來弟還要多幫襯一下家裏,隻能要求來弟15再嫁過去,兩家都同意。
李家剛剛送了聘禮,現在也是沒錢再辦酒席,兩個村子這麼近,酒席還得花不少錢,正好等等存點錢,也就欣然接受了。
李可沒有這麼樂觀,在過兩年,大壯17歲時可以成親了,可是三姐也1歲了該親了,到時候嫁妝總不能少了,四姐就比三姐一歲,到時候最多1年也是要親的。這家裏哪有開銷。現在的生活剛剛夠用,還是省吃儉用那種的。
大姐嫁的是外家的表哥,日子過的還可以,但是這幾年也隻是過年過節來往一下,二姐嫁的是吳村的,更是不來往,就是因為李家窮,借不上力。
轉眼一年又過去了,還未進東,就開始冷的厲害,入了東就開始下大雪。每年冬,家裏的男人們都會出去鎮上打散工。今年大雪封路,外麵的散工甚是難找。縣裏的店鋪都好多關門了。現在就大伯父親還有大哥趁著好時不時的上山砍柴,然後拿去鎮上賣。這幾雪下得太大,連山上都不能去了。幾個娘們就坐在正房的大炕上,做著鞋子。老爺子坐在炕邊抽著煙,時不時的磕下煙灰。外麵突然鬧哄哄的。老爺子抬眼:“老大你去看看怎麼回事”。
李家都是出了名的老實本分的人,大柱看到來的是堂弟家的吳氏就有些頭疼。吳氏是出了名的碎嘴,碎嘴不,人又懶又饞,整日裏就想去別人家打秋風。心想她怎麼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