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因果恩情(2 / 2)

甄世傑是落魄的書香門第之子,家中很窮,金萬貫是商戶之子,原名叫金書家裏頗有些資產,他父親一心想讓他考科舉,就讓他去書院讀書。

甄世傑與金書便在書院裏相識了,甄世傑從來沒有瞧不起商戶,因為他父親靠賣字畫養家,她母親也是靠刺繡貼補家用的。他們二人算是從一起長大,一起啟蒙,二人關係非常好。

金書知道他家裏窮,怕甄世傑不願意受他救濟,每日總是變法的騙甄世傑吃他的東西。例如今帶多了飯菜,吃不完就浪費了;明他肚子疼吃不下等等。

甄世傑知道金書的好意,並沒有揭穿,隻是默默的接受著。

後來金家因為做生意得罪了人,那人仗著自己資金雄厚狀告了金家,金父因此被關了大牢。

汴州鄉下的知縣是個貪官,金書變賣了所有家產都沒有把金父救出來,因為對方一直認為金父擋了他的財路,使了更多的銀子。

金書四處借錢,縣令怕金父死在大牢裏,收了金書最後一筆錢,便同意放人了。

金父在大牢裏受到了百般的折磨,被金書救出來的時候已經昏迷不醒了,出獄後半個月就死了。

金母和金書便開始了四處告狀,他的學業也就耽誤下來了,他們一路狀告到了京師。

最後是替他父親伸冤了,那縣令也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可惜金母這幾年的四處奔波,加上鬱結於心,案子了解後不久也隨金父去了。

金書認為當初要是他家的錢多就能早早的救出他父親,就不會有後麵的事了,從此改名金萬貫。

金萬貫帶著金母的骨灰回到家鄉,可是他沒有錢下葬。

甄世傑得知金母過世了,便四處籌借銀錢,得知金萬貫回來便拿了所有的錢財去找了金萬貫。

金萬貫看著一袋子零散的錢,沒有什麼,卻記在了心裏。

甄世傑幫金萬貫安葬好了父母,就邀請金萬貫去家裏住。

金萬貫這一住就是一年,一年時間他才養好了身心,並且這一年期間幫著甄父賣字畫,幫著甄母賣繡品。

一年下來甄家雖然還欠了不少外債,但是生活已經好多了。

金家的房產、地契早就都變賣了,金萬貫已經無家可歸了,但是他也不能一直住在甄家,就想著離開。

甄世傑自然不同意,甄家見金萬貫是個好孩子,又知根知底便收他做了甄家的義子,還四處湊借了銀子給他去做第一筆生意。

可能是金萬貫名字和親身經曆了人情冷暖的原因,三年下來,他竟然沒有賠過一筆生意,他還清了金家和甄家的所有債務,並且蓋了一所大房子。

後來就連甄世傑遊學和上京趕考的費用都是金萬貫出錢的。

甄世傑遊學三年,上京師趕考一年,這四年都是金萬貫在照顧甄家二老,也許是金萬貫父母都不在了,便把甄家二老當成親生的父母孝順。

甄世傑一舉上榜,被分配到了劍南道昆州做了一個縣令。這些年甄家二老都是跟著金萬貫生活的,由於昆州離汴州太遠,便不想跟著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