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海洋動物之謎(1)(1 / 3)

魚類洄遊之謎

導言:魚類洄遊現象早已被人類發現,人們利用這一發現不知謀取了多少經濟利益,而研究魚類洄遊的原因卻是近世的事。科學家們發現,這一問題越研究越複雜,與研究候鳥遷飛的問題不一樣,因為候鳥遷飛可以考慮太陽、星辰、磁場等因素,但魚類洄遊,使這些因素發揮不出效用,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在海中漫遊了數年之久的洄遊魚準確地找回到它的故鄉呢?在魚的世界裏,有些魚類如鮭魚、鰻魚和鯡魚等,就像候鳥一樣,在大海裏成長,在淡水河流裏繁殖。讓人費解的是,這些魚在萬裏水域中洄遊,它們既看不到星星,也無法利用地形目標,它們是怎樣辨認出往返的路線的呢?這使科學家們大傷腦筋。

洄遊的魚群就拿鮭魚來說吧!它出生在淡水江河裏,生長發育卻是在遙遠的大海裏,這段路程足有上千裏,甚至上萬裏。它們為了回故鄉產卵,不得不穿越一道道激流險灘。當它們回到故鄉後一個個已經累得精疲力盡,產完卵後,就該壽終正寢了。問題是它的洄遊不是在短期內,往往需要幾年才能返回一次。因為一條鮭魚在江河裏出生後,到大海裏生長,需三四年才能夠性腺成熟,返回江河裏來產卵。事隔這麼多年它怎麼還能記住洄遊的路線呢!

一些動物學家從水流、氣溫、餌料等方麵來探討魚類洄遊的原因。最近由於魚類“識別外激素”的發現,把這一問題的研究推進了一步。這種物質可以使魚之間區別同一種類的不同個體。比如母魚產仔後,就會放出這種物質,幼魚嗅到後,就會自動呆在一定的水域,以利於母親進行照料和保護;相反,幼魚也會放出這種物質,以便母親相認。有人分析,會不會在魚類出生的地方有著某種特異的氣味,把千裏以外的魚吸引回來呢?

但令人不解的是,這種氣味能存在三四年嗎?它們洄遊有海路也有江河,難道這種氣味就不發生變化嗎?因此有人猜測,除了這種“識別外激素”之外,還應有一種東西作用於魚類的洄遊。那麼,這種東西是什麼呢?相信終有一天會有答案的。

海豚領航之謎

導言:人類現在認識到海豚是海洋哺乳動物中“智力”最高的動物。這不但使人類能在海洋館裏馴化它們,還得讓它們表演各種賞心悅目的節目,更有甚者,有的國家還準備讓海豚參與現代人類戰爭,並作為高科技手段推出。海豚的這些能力從何而來呢?它還有哪些習性尚未被發現呢?科學家正在探索之中。1871年的一天,一艘名叫“布裏尼爾”號的輪船駛近了新西蘭的伯羅魯斯海峽。船長從望遠鏡中向海峽的方向望去,隻見藍色的大海波濤洶湧,不過,天氣晴朗能見度很高。船長吩咐舵手把穩航向,各位水手堅守崗位,減低船速小心行駛。

“布裏尼爾”號開始進入海峽了,瞭望塔上的瞭望人手持望遠鏡,目不轉睛地在海麵上搜尋著,不斷地把觀察結果報告給駕駛艙裏的船長。突然,瞭望人員發現在船頭的不遠處有一個黑色的東西,不禁大吃一驚,因為剛才從遠處看,並沒有發現它,現在它就在船的前方。他忍不住驚叫一聲:“船長,前麵有礁石!”

“在什麼地方?”船長的嗓音有點異樣,可以聽出,他問這話時多少有些緊張。

“就在船的正前方!”

船長一邊命令減速一邊舉起望遠鏡向前方的海麵望去,隻見藍色的海水中確有個黑糊糊的東西。他盯住它仔細看著,漸漸覺得不太對頭,終於,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轉身對駕駛艙裏的人說:“別緊張,那不是礁石,你們看看,它還在動呢!”

待到“布裏尼爾”號靠近它時,船員們發現那是一隻海豚。有的船員建議說,這家夥使我們虛驚一場,我們也來出口氣,給它一炮。船長搖搖頭說,現在船正在海峽裏航行,大家應該十分警惕才行,不要為了和魚生氣分散了注意力。

“布裏尼爾”繼續向前航行,可是,那條海豚卻沒有離去,它一會兒用身體撞擊一下船舷,一會兒紮個猛子從船底穿過。嬉戲了一會兒,海豚奮力向前遊去,很快趕過船頭,在離船不太遠的地方,慢慢地向前遊著。船已經開出很遠了,可是,那條海豚仍然不緊不慢地在前麵遊著。船長從望遠鏡裏始終看到這條海豚的影子,心裏覺得奇怪,便對駕駛艙裏的人說:

“你們看,這隻海豚真有意思,它總在我們的前麵。”

舵手聽了船長的話,插上一句話:“是啊,我看它好像在給我們領航。”

一句話似乎提醒了船長,他脫口而出:“什麼?你說領航嗎?”

“是啊!”舵手點點頭說,“你看像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