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罕見的大災難(3)(1 / 3)

還有人認為厄爾尼諾的出現與地球自轉減慢有關係。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地球的自傳速度就破壞了過去十年尺度的平均速度分布的規律,一反常態呈4~5年的波動變化,一些較強的厄爾尼諾年平均發生在地球自轉速度發生重大轉折年裏,特別是自轉變慢的年份。地轉速率短期變化與赤道東太平洋海溫變化呈反相關,即地轉速率短期加速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溫降低;反之,地轉速率短期減慢時,赤道東太平洋海溫升高。這表明,地球自轉減慢可能是形成厄爾尼諾現象的主要原因。分析指出,當地球自西向東旋轉加速時,赤道帶附近自東向西流動的洋流和信風加強,把太平洋洋麵暖水吹向西太平洋,東太平洋深層冷水勢必上翻補充,海麵溫度自然下降而形成拉尼娜現象。當地球自轉減速時,“刹車效應”使赤道帶大氣和海水獲得一個向東慣性力,赤道洋流和信風減弱,西太平洋暖水向東流動,東太平洋冷水上翻受阻,因暖水堆積而發生海水增溫、海麵抬高的厄爾尼諾現象。

近年來,科學家對厄爾尼諾現象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解釋,即厄爾尼諾可能與海底地震,海水含鹽量的變化,以及大氣環流變化等有關。

雖然如此,但是厄爾尼諾現象還有許多沒有解開的謎團:如,①厄爾尼諾現象發生時,巨大的暖水流何處而來的?熱源在哪裏?②太平洋發生厄爾尼諾現象有沒有自身的規律?例如,它發生的周期長短受什麼製約?它的發生與衰弱,以及強度變化,是否有代表性的信號?如果有征兆,反映在哪裏?③引起厄爾尼諾的暖水團和北太平洋順時針大洋環流,以及南太平洋的逆時針大洋環流是否有某種關係?④正因為厄爾尼諾全球性的破壞性極大,能否利用海洋各要素的變化規律預報它呢?⑤南方濤動與厄爾尼諾之間有聯係嗎?如有,其內在機理又是什麼?等問題。

100多年來,著名的厄爾尼諾年有:1891年、1898年、1925年、1939—1941年、1953年、1957—1958年、1965—1966年、1972—1976年、1982—1983年和1997—1998年。進入20世紀末期以後,厄爾尼諾現象出現的次數呈遞增的趨勢,如何減少厄爾尼諾現象和控製它對全球氣候的影響還有待科學家作進一步的研究。

印度洋海嘯為何發生

導言: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地震引發大規模海嘯,造成重大的人員傷亡。據統計,已有超過30萬人死亡,這可能是近兩個世紀以來死傷最為慘重的海嘯災難。海嘯發生後,人們紛紛研究海嘯發生和造成這麼慘重損失的原因,一時間各種猜測橫空出世。

陰謀論。陰謀論者認為是一種絕密生態武器的實驗引起了地震,這種絕密武器可以通過電磁波控製地震的發生,從而引起海嘯。他們認為印度、美國等國預先知道即將發生海嘯,卻不予以製止,似乎在掩蓋什麼。因為發生海嘯前,美國曾經接到海嘯警報,但是美國隻是向它在印度洋的軍事基地發出了警告,並沒有向亞洲國家發出警報,因此美國的軍事基地在那場海嘯中沒有受到損失。有人便問,為什麼美國官方對這場即將來到的毀滅性災難保持緘默呢?但是科學家說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生態武器可以引起地震或強烈的海嘯。而印度洋海嘯是由於板塊斷裂,造成了地震,引發海嘯的。況且,人為操縱的爆炸和地震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因此陰謀論根本是無根據之說。

人為原因。科學家對損失慘重的斯裏蘭卡附近海域進行研究後稱,印度洋海嘯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傷亡與當地珊瑚被大量非法盜走與開采有關。因為珊瑚礁可以有效阻止海浪的衝擊並使其明顯降低高度,但是斯裏蘭卡西南部的珊瑚礁群基本上都被破壞,失去了天然的“圍牆”,海嘯引發的滔天巨浪就可以“乘虛而入”了。而在印度洋沿岸珊瑚礁保護較好的島嶼卻沒有受到特別慘重的損失。因此有人說,珊瑚礁被破壞是印度洋海嘯造成重大災難的一個原因。此外,為了吸引旅遊,很多的房屋建築被建在離海岸較近的地方,這也讓一些看到海嘯的人來不及逃脫而被海浪吞沒。